根據第十五屆Interbrand發布的“最佳全球品牌”報告,蘋果和谷歌的品牌價值均超過1000億美金,分別位居此次榜單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華為,作為中國品牌,也史無前例的榮登此次榜單。紐約2014年10月9日電
/美通社/ -- 在2014年10月9日于紐約由Interbrand發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蘋果和谷歌連續第二年位居榜單第一位和第二位。蘋果(#1)品牌價值為1189億美金,增長了21%。 在2014年10月9日于紐約由Interbrand發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蘋果和谷歌連續第二年位居榜單第一位和第二位。蘋果(#1)品牌價值為1189億美金,增長了21%。
谷歌(#1)品牌價值為1074.3億美金,增長了15%。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大全球巨頭的品牌價值均超過1000億美金。
華為(排名94),作為中國通信與信息網絡設備的供應商,成為首次上榜的中國品牌。華為的收益不只是在中國國內,其65%的收入來自海外,而且橫跨歐洲中東以及非洲呈直線增長,這使華為能夠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也是目前僅次于三星和蘋果的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的制造商。這個中國品牌也是5個今年榜單中新晉品牌之一,其他分別是DHL(#81),路虎Land Rover(#91),FedEx(#92)和雨果博斯Hugo Boss(#97)。
Interbrand全球首席執行官Jez Frampton表示:“蘋果和谷歌急劇增長的價值足以證明品牌建設的力量。”這些領先的品牌全方位的針對產品和服務所處的生態體系,量身定做息息相關的無縫獨特體驗,已經抵達了全新的里程碑。
Interbrand的評估方法論是全球第一個通過ISO權威認證,該評估方法主要分析為品牌價值做出貢獻的三方面的因素:
·品牌產品或服務的財務表現 ·品牌在影響消費者選擇方面扮演的角色 ·品牌在控制溢價或公司安全盈利方面的實力 2014
總結: 品牌進入“你的時代”
除了100個最有價值的品牌的全新評選之外,今年的報告還概括了品牌發展歷史長河中所經歷的幾個重要的階段,分別為“標識的時代”,“價值的時代”以及“體驗的時代”。Interbrand對于我們現在所進入的全球化商業世界新紀元的最新詮釋也新鮮出爐,那就是“你的時代”。
“顧客和媒介變得越來越相互關聯和整合,所創造出來的數據也在為顧客、品牌甚至整個世界創造價值。”
Frampton先生說道。“各個產業和類別的品牌都變得更加聰明,而且產品和各個媒介的關系通過供應鏈以及個人數據的共享變得更加互惠互利。品牌更加追求在‘你的時代’或者可稱為‘商業生態系統’中創造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定制體驗。這些品牌還要去從新賦予數據‘人性化’,揭曉獨特內在,并且傳遞出真正的個人的需求和渴望。” 報告精華:
2014
上升最快的品牌 :Facebook(#29, +86%),奧迪Audi
(#45, +27%),亞馬遜 Amazon (#15, +25%),大眾Volkswagen (#31, +23%),和日產 Nissan (#56, +23%) (#29, +86%):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互聯網站,Facebook繼續超乎人們的期望。第二季度的運營獲得的收入是令人瞠舌的美金5620萬。Facebook在手機端的廣告經營一直都是其強項并且首次報告其手機廣告帶來的收入已超過季度的53%的廣告收入。用190億收購聊天軟件Whatsapp和20億收購Oculus VR也揭示了其新策略的方向。不難看出,Facebook正在朝著擁有服務和軟件并駕齊驅的更龐大的業務構架發展。奧迪(#45, +27%):
奧迪是此次榜單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汽車品牌。今年高達60億美金的運營收入對于這個品牌來說是創歷史記錄的。其A7 無人駕駛車的發明也在拉斯維加斯的201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驚艷全場。此品牌也計劃投資更多資金來研發新車型和運用新科技。今年年初奧迪也宣布將與谷歌合作,給司機和乘客提供裝置于車內的可用于娛樂的安卓系統。 亞馬遜(#15, +25%):
這是亞馬遜又一個豐收年。“地球上最顧客至上的公司”來評價這個品牌完全不為過。亞馬遜對于其責任的承諾是其品牌座右銘。亞馬遜的Amazon Prime 會員項目在單單一周便招攬了近100萬的訂閱者。亞馬遜也繼續推出新款的明星產品Kindle電子閱讀器從而將更多的讀者帶進亞馬遜“生態系統”中,其中與HBO電視臺的協議簽署也讓其縱身一躍進入到娛樂產業中。 大眾
(#31, +23%): 大眾,作為歐洲最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和此榜單的榜單躍進品牌之一,致力于在2018年前成為世界最領先的汽車制造主。其最新的車型-XL Sport在巴黎汽車展中閃亮登場也標志這大眾所具有的創新、熱情和精湛技術的品牌基因。“藍· 創未來”這一品牌概念也一如既往的證明著其品牌生態可持續力的領先地位。Nissan
(#56, +23%): 財務和品牌總體的提升表現使得日產繼續在榜單中持續進步。日產的高層管理團隊將品牌建設作為組織內部的重中之重,清晰的定義了市場份額和品牌強度之前存在的相關性。日產最新的發布車型- Qashqai,Murano,和Rogue證明了其產品線是和品牌定位--“為每個人帶來革新和預約”的交相呼應。2014
榜單新晉品牌 :DHL
(#81),路虎 (#91),FedEx (#92),華為 (#94),和雨果博斯 (#97) DHL
(#81): 蒸蒸日上的電子商務市場為物流公司開啟了數以萬計的新機會。隨著國際線上購物的持續發展(并且預計在接下來五年內將有200%的增長),DHL和FedEx這樣的品牌也將趁勝追擊般的大展拳腳。DHL最近宣布的其5年戰略計劃中最主要的目標是在新型市場中增長其全球市場份額。為呼應這一計劃,DHL將信件郵遞功能重新命名為Post-eCommerce-Parcel(郵局-電子商務-包裹),來更好的體現其新策略。 FedEx
(#92): FedEx也馬不停蹄的將其業務和電子商務緊密結合,今年問世的自助服務(叫Fedex快遞經理人的服務,讓顧客自如的選擇包裹的投遞時間和地點),就是最好的證明。零售商可以便捷的利用FedEx網絡服務平臺來整合他們的線上銷售和追蹤訂單貨物的運輸。路虎
(#91): 汽車制造商路虎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高科技的車型以及尺寸精簡的引擎,是其品牌優勢。被Tata Motor在2008年收購之后,路虎每年都以連續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在過去這一年,路虎的汽車銷售量增長了15%,達到35萬輛。Huawei
(#94): 正如上文所提到,華為既是新晉榜單品牌,同時也是首次上榜的中國大陸品牌。2013年,這個中國通信與信息網絡設備的供應商比2012的156億的收入增長了34.4%,達到了人民幣210億的凈收入。隨著公司以及身處的整個行業的云服務,3G漫游,安全解決等多方面發展,華為也在手機制造商和電信網絡運營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華為的飛速成長和對于品牌建設的長期投入為其獲得了晉升全球最佳品牌的殊榮。”Frampton評論說。盡管在美國華為的品牌關注度還不算太高,但是華為一直在全球范圍內逐步拓展其影響力,無論在消費者產品還是在企業服務方面都不斷展現出不可多得的技術實力,并且強有力的滿足來自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Interbrand策略總監湯亞乾談到:“經過15年的漫長等待,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終于迎來第一個中國品牌。我們既驕傲又激動,必須打開香檳,由衷地為華為喝彩。如果看業務規模和實力,華為遠超過大部分上榜品牌,但品牌價值卻落后于他們,暫居94位。華為正在通過運營商,企業和消費者業務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強度。我們期待華為不斷進步,成為第一個進入前十的中國品牌。我們也希望華為能夠鼓舞更多優秀的中國品牌,在不久的將來陸續上榜。
華為在品牌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最可圈可點的是品牌反應力、真實性和相關性。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品牌反應力的堅實后盾。神秘的2012實驗室已經做出5G時代的全光交換機樣機,幫助華為引領行業技術升級,實現彎道超車。Mate 7上市的轟動效應,證明了華為在智能手機設計方面的巨大進步。對極致體驗的偏執和追求,大幅提升真實性和相關性,令挑剔的‘果粉’也為之心動。華為上榜實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華為至今仍沒有上市,但由于近幾年對外越來越開放透明,每年公開經由KPMG審計過的財務信息,所以最終被甄選入榜。”
參與華為品牌建設的
Interbrand 創意總監姜川也表示:“我個人做為華為品牌視覺形象創作團隊的領導者,從2005年起至今見證了華為品牌走向世界和真正實現全球化的歷程。2006年由Interbrand創作的新標識和視覺形象的成功發布是以將華為品牌推向世界為目標,矢志成為全球電信運營商的最佳合作伙伴。除了外部的傳播外,我們還從企業內部文化,終端產品和服務,渠道和環境等各方面為華為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提升服務,非常榮幸能為推進華為全球化進程貢獻力量。” Interbrand上海總經理姚承剛總結道:“ 華為作為中國品牌首次入榜,代表了中國品牌的一大進步,也給很多中國企業帶來啟發
-- 如何從產品制造導向逐漸轉向品牌導向。” 很多企業認為華為的成就源于技術開發,這也是中國很多品牌的誤區
-- 認為把產品質量做好就等于把品牌做好,或者認為做品牌就是做廣告。事實上,當我們回顧華為的品牌愿景、企業文化、產品與服務,人員與行為,渠道端的表現,以及市場推廣和傳播,等品牌觸點,華為表現出超出競爭對手的一致性和持續性,經過多年的品牌建設,才構建華為今天在市場上的地位。對于品牌方面的意識,華為領先其它國內競爭對手很多,很早就開始邀請專業的全球性品牌咨詢公司合作。僅從華為的品牌視覺識別系統這一細節工作來看,多年來進行過多次改版,為了彰顯品牌理念的不斷進步。 當然,華為的品牌表現也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從Interbrand品牌強度指標來看,華為在應對未來趨勢發展的反應力、轉向移動互聯時代帶給市場的理解度、差異化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少挑戰。相比它的B2B業務,B2C手機業務的市場拓展方式以及產品創新方式還在探索,溢價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如果希望成為全球性的品牌,就應該首先用全球化的品牌觀念來看待品牌的建設工作。這個時代是中國在全球崛起的時代,而中國的品牌應該成為引領中國崛起的重要組成部分。
雨果博斯(#97):
雨果博斯,德國的時尚巨頭,在去年也是全球最強表現力的服飾品牌之一。在歐洲達到了10%的收入增長(也是構成其品牌收入一半以上的市場),在美國和亞洲市場也分別有7%和和2%的增長(小幅度的增長主要是由于中國經濟增長腳步的放慢)。總體來說,雨果博斯正在從只通過合作方來銷售轉變為有自己的直營店,從而獲得更多直接對價格和產品展示的控制。 主要行業亮點
領先的汽車制造業繼續構想前進的未來。將高效能源利用的產品和技術相結合幫助著這些汽車制造商們驅動其品牌價值和品牌忠誠度。
整體汽車制造業在今年的榜單里面一共增長了14.6%。所有獲選的14家汽車制造商的品牌總價值合計為美金2119億。自從2004獲選為最佳品牌以來,豐田一直不斷在綠色科技發展中成為佼佼者,將其節能汽車種類增加到了25種,并于2014的財年斥資70億用于環境科技。在即將到來的聯網汽車的時代,奧迪,大眾以及日產也一并為重新定義駕車體驗和與消費者情感溝通而努力著。
科技是此次榜單最有價值的產業。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百年”老牌和“紅極一時”的品牌們都面臨著巨大的風浪。
在今年的榜單中,13個上榜品牌都是科技產業的代表。每年這個行業都有高達11.3%的增長,并且總體品牌價值也高達4932億美金。除了還在保持增長的Facebook,蘋果和谷歌之外,一些曾經叱咤風云的品牌掉進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芬蘭的通訊信息技術供應商諾基亞就經歷了歷史新低-從去年的第57位調到了第98位。曾經作為手機行業老大的諾基亞,還是沒能抵御的了蘋果和三星的強勢攻擊。微軟在今年4月收購諾基亞之后,在進過一番高層和內部結構的改變之后,至今還未提出一個明確的品牌進展方向。日本的消費者主導電子公司任天堂又迎來了新的一個囧年-今年下滑了33位,位居榜單最后一位,品牌價值41億。其全球首席執行官Satoru Iwata也公開表示整個公司必須要評估其他機遇,其中包括手機市場,他也宣布公司在2016年3月前計劃推出新的與健康產業有關的業務。
在全球經濟復蘇大環境下,金融服務行業品牌也正在回潮。所有在榜單上的金融服務品牌的排名都有所上升。總體而言,通過更好的和消費者互動,并且提供無縫隙的便捷和全方位的體驗,這些品牌持續的在建造其品牌價值。在移動營銷,社交媒體,在線視頻等等方面的全心投入使得這些金融服務品牌實至名歸。
領先的奢侈品品牌繼續在廣泛運營數字化平臺。“獨家性”正在為個性化和定制化品牌體驗鋪路。
相對以往,這些奢侈品品牌們放慢了數字化應用的腳步,但線上零售趨勢的上升和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迫使他們不得不為相對應的顧客重新構思他們的消費體驗。Luxury Interactive and ShopIgniter的調研報告指出,65%的奢侈品營銷從業人員認為數字化營銷將成為他們品牌最重要的市場營銷手段。
2014最佳全球品牌榜單網站
詳細的品牌介紹,意見領袖的文章,互動式的圖表以及對全球品牌代表的專訪文章都可以在bestglobalbrands.com看到。Interbrand
發布的2014最佳全球品牌榜單
2014
排名
2013
排名
品牌 產業
2014年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的增減
1
1
Apple
蘋果 科技
118.863
21%
2
2
科技
107.439
15%
3
3
Coca-Cola
可口可樂 飲料
81.563
3%
4
4
IBM
商業服務
72.244
-8%
5
5
Microsoft
微軟 科技
61.154
3%
6
6
GE
通用電氣 多元
45.480
-3%
7
8
Samsung
三星 科技
45.462
15%
8
10
Toyota
豐田 汽車
42.392
20%
9
7
McDonald’s
麥當勞 餐廳
42.254
1%
10
11
Mercedes-Benz
梅賽德斯奔馳 汽車
34.338
8%
11
12
BMW
寶馬 汽車
34.214
7%
12
9
Intel
英特爾 科技
34.153
-8%
13
14
Disney
迪士尼 媒體
32.223
14%
14
13
Cisco
思科 科技
30.936
6%
15
19
Amazon
亞馬遜 零售
29.478
25%
16
18
Oracle
甲骨文 科技
25.980
8%
17
15
HP
惠普 科技
23.758
-8%
18
16
Gillette
吉列 快消品
22.845
-9%
19
17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 零售
22.552
-9%
20
20
Honda
本田 汽車
21.673
17%
21
21
H&M
服飾
21.083
16%
22
24
Nike
耐克 體育用品
19.875
16%
23
23
American Express
美國運通 金融服務
19.510
11%
24
22
Pepsi
百事 飲料
19.119
7%
25
25
SAP
科技
17.340
4%
26
26
IKEA
宜家 零售
15.885
15%
27
27
UPS
聯合包裹 交通運輸
14.470
5%
28
28
eBay
零售
14.358
9%
29
52
科技
14.349
86%
30
29
Pampers
幫寶適 快消品
14.078
8%
31
34
Volkswagen
大眾 汽車
13.716
23%
32
30
Kellogg’s
家樂氏 快消品
13.442
4%
33
32
HSBC
匯豐銀行 金融服務
13.142
8%
34
31
Budweiser百威
酒精飲料
13.024
3%
35
33
J.P. Morgan
摩根大通 金融服務
12.456
9%
36
36
Zara
颯拉 服飾
12.126
12%
37
35
Canon
佳能 電子
11.702
6%
38
37
Nescafe
雀巢咖啡 飲料
11.406
7%
39
42
Ford
福特 汽車
10.876
18%
40
43
Hyundai
現代 汽車
10.409
16%
41
38
Gucci
古馳 奢侈品
10.385
2%
42
40
Philips
飛利浦 電子
10.264
5%
43
39
L’Oreal
歐萊雅 快消品
10.162
3%
44
41
Accenture埃森哲
商業服務
9.882
4%
45
51
Audi
奧迪 汽車
9.831
27%
46
54
Hermes
愛馬仕 奢侈品
8.977
18%
47
44
Goldman Sachs
金融服務
8.758
3%
48
48
Citi
花旗 金融服務
8.737
10%
49
45
Siemens
西門子 多元
8.672
2%
50
50
Colgate
高露潔 快消品
8.215
5%
51
49
Danone
達能 快消品
8.205
3%
52
46
Sony
索尼 電子
8.133
-3%
53
59
AXA
安盛 金融服務
8.120
14%
54
56
Nestle
雀巢 快消品
8.000
6%
55
63
Allianz
安聯 金融服務
7.702
15%
56
65
Nissan
日產 汽車
7.623
23%
57
47
Thomson Reuters湯森路透
媒體
7.472
-8%
58
60
Cartier
卡地亞 奢侈品
7.449
8%
59
55
adidas
阿迪達斯 體育用品
7.378
-2%
60
64
Porsche
保時捷 汽車
7.171
11%
61
58
Caterpillar卡特彼勒
多元
6.812
-4%
62
62
Xerox富士施樂
商業服務
6.641
-2%
63
71
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
金融服務
6.334
11%
64
68
Panasonic
松下 電子
6.303
8%
65
73
Shell殼牌
能源
6.288
14%
66
76
3M
多元
6.177
14%
67
70
Discovery
探索頻道 媒體
6.143
7%
68
66
KFC
肯德基 餐廳
6.059
-2%
69
74
Visa
維薩 金融服務
5.998
10%
70
72
Prada
普拉達 奢侈品
5.977
7%
71
75
Tiffany & Co.
蒂芙尼 奢侈品
5.936
9%
72
69
Sprite
雪碧 飲料
5.646
-3%
73
77
Burberry博柏利
奢侈品
5.594
8%
74
83
Kia起亞
汽車
5.396
15%
75
84
Santander桑坦德
金融服務
5.382
16%
76
91
Starbucks
星巴克 餐廳
5.382
22%
77
79
Adobe
科技
5.333
9%
78
81
Johnson & Johnson
強生 快消品
5.194
9%
79
80
John Deere約翰迪爾
多元
5.124
5%
80
78
MTV音樂電視頻道
媒體
5.102
2%
81
N/A
DHL
敦豪快遞 交通運輸
5.084
NEW
82
89
Chevrolet雪佛蘭
汽車
5.036
10%
83
88
Ralph Lauren
拉夫.勞倫 服飾
4.979
9%
84
85
Duracell
金霸王 快消品
4.935
6%
85
86
Jack Daniel’s
杰克丹尼 酒精飲品
4.884
5%
86
82
Johnnie Walker尊尼獲加
酒精飲品
4.842
2%
87
96
Harley-Davidson哈雷戴維森
汽車
4.772
13%
88
97
MasterCard萬事達卡
金融服務
4.758
13%
89
90
Kleenex
舒潔 快消品
4.643
5%
90
95
Smirnoff
斯米諾 酒精飲品
4.609
8%
91
N/A
Land Rover
路虎 汽車
4.473
NEW
92
N/A
FedEx
聯邦快遞 交通運輸
4.414
NEW
93
93
Corona科羅娜
酒精飲品
4.387
3%
94
N/A
Huawei
華為 科技
4.313
NEW
95
92
Heineken
喜力 酒精飲品
4.221
-3%
96
94
Pizza Hut
必勝客 餐廳
4.196
-2%
97
N/A
Hugo Boss
雨果博斯 服飾
4.143
NEW
98
57
Nokia
諾基亞 科技
4.138
-44%
99
100
Gap蓋璞
服飾
4.122
5%
100
67
Nintendo
任天堂 電子
4.103
-33%
邱吉爾說:“欲求新,則求變。欲求完美,求常變。”
高韜,對品牌的癡迷從未間斷,一生堅守,萬般雕琢。
殿堂級的課程,從此不可思議、從此駕馭潮流、從此超越講臺。
———————————————————————————————————————————————Teach different
————————————————————————————————————————————————————不同凡講
品牌之上十年揚
商戰致勝隱翅膀
突破傳統有主張
持之以恒放光芒
已臻化境超想象
一本萬利新增長
百世之利圓夢想
振奮人心莫彷徨
|高 韜————————————————————————————————
*
國際品牌協會評審 *
福布斯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
價值中國最具影響力百強專家 *
中國管理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山東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特邀教授 *
想分享他十五余年及未來智慧嗎?盡在“品牌之上”“創新之上”“服務之上”“營銷之上”課程 ————————————————————————————————————————————————————————
qq: 239-639-1349
微信:igaotao
|高韜百科——————————————————————————————
高韜,是形容詞,喻意高超的韜略,更是人名。當“高韜”與“品牌”結合,即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滋生非凡的課程《品牌之上》。品牌帝、創新控、愛學習、擅家務、重品味,游走于課堂與廚房之間,你身邊靠譜的品牌“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