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雄踞各大城市黃金地段的本土休閑品牌班尼路,如今風光不再。
6月16日,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德永佳”,00321.HK)發布財報稱,截至2014年3月底,集團總收入減少12.4%,至9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37%,全年純利6.6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9%,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關店數量占年初店總數的十分之一。
“班尼路大規模關店表明公司的收縮戰略,它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或進一步丟失市場,因為就休閑服裝品牌而言,門店數量較為重要,若大規模關閉門店,市場份額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睂τ诎嗄崧逢P店之舉,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向時代周報記者如是分析。
事實上,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那幾年,曾是班尼路最好的年代。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門店分布全國各大城市的中心位置。
但隨著外來快時尚品牌的強勢入侵,班尼路逐漸沒落。根據德永佳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貨金額為18.98億港元,庫存高企已經成為班尼路發展的一大桎梏。
庫存高企折射出的其上新品速度慢、定位模糊等問題,也成為這個本土昔日休閑服裝巨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F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蔽錆h紡織大學服裝學院一教授對時代周報記者感嘆地說。
內地關店388家
這是班尼路有史以來關店最為頻繁的一年。
根據德永佳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班尼路以及其它子品牌中國內地關店數達到388家,門店數由3820家減少至3432家。除此之外,中國臺灣地區其門店數也減少了75家,香港及澳門地區則減少了2家。
而就在2012年,其門店數曾攀上歷史高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其中國內地門店數為404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0家,較前年同期增加了405家。
“班尼路大規模關店表明公司的收縮戰略。關店之舉會對公司造成正負兩方面影響,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或進一步丟失市場,因為就休閑服裝品牌而言,門店數量較為重要,若大規模關閉門店,市場份額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正面影響在于公司或借助減少門店降低自身運作成本,利好未來的產品研發或者定位改變等?!毙軙岳ふJ為。
門店大量關閉的背后,是班尼路業績的連年下滑。截至2014年3月底,班尼路銷售凈額為27.5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4%。而其母公司德永佳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截至2014年3月底,集團總收入減少12.4%,至98.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37%,全年純利6.6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9%。
公開資料顯示,德永佳主要涉及紡織及服裝零售兩塊業務,旗下包括班尼路、S&K、ebase及I.P.ZONE四大品牌,根據財報數據,其內地的零售業務約占德永佳服裝零售業務的85%,而這一業務于2013和2014財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49.2億港元和41億港元,同比分別下滑15%和17%。而其旗下的S&K、I.P.ZONE及ebase去年全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5.5億港元、4.2億港元和3億港元,分別同比下滑25.6%、25%、21%。
業績增長疲弱儼然成為班尼路不可否認且無法避免的事實。而與之對比的是,優衣庫、ZARA等外來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強勢發展,2013年優衣庫在中國大陸新開77家門店,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優衣庫在大陸的門店數已經達到269家。
對此,德永佳方面表示,集團零售業務業績下滑是由于中國內地消費需求持續呆滯造成,許多本地經銷商仍繼續大幅降價來控制過多的存貨量,管理層則繼續調整零售店鋪、控制成本以提升效率。
關于以上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聯系了德永佳以及班尼路廣州公司,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關店等問題是集團安排并不便于回答,目前班尼路的發展規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定位模糊之下的沒落結局
不為人知的是,這個密密麻麻分布在全國二三線城市的休閑服裝品牌其實是一個“舶來品”。
據公開資料顯示,班尼路本身是一個意大利品牌,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香港經營,后來進入內地進行銷售,1996年德永佳出手收購,開始出現歷史性逆轉。
德永佳將班尼路重新包裝,將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鎖定為年齡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閑服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四大品牌。在并入德永佳后的幾年,班尼路迅速壯大,不僅業務范圍延伸至中國港澳臺、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還通過“特許經營”的模式快速提高了市場占有率。
事實證明,班尼路搶占了先機。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在21世紀初的那幾年,在廣州北京路最好、最繁華的地段,班尼路四大品牌占據了最好的位置,在國內各大城市中心區域的商場內基本也都有班尼路門店。
時過境遷,如今廣州北京路班尼路的門店規模已經大不如前,盡管打出了大比例的折扣,但與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優衣庫相比,顯得十分冷清。
“生意沒有原來好做,貨走得慢,庫存就多,不得已降價促銷,這樣賺得也不多?!币幻麖V東東莞班尼路前優秀代理商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迫于利潤壓力,她在前年開始專賣自家的服裝。
根據德永佳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貨金額為18.98億港元,雖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依然高企,這也是本土服裝品牌難以繞開的話題。高庫存成為這些品牌必然面對的困難。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開始注重款式新穎,服裝逐漸演變成一種快消品。而目前班尼路的運作模式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衣服款式更新速度慢。按照它的操作模式,一款衣服從設計到生產出來一般要3-6個月的時間,然后再大批量生產上市。像ZARA一般上貨速度就是14天,這樣對比優勢就出來了。”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一教授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班尼路方面的證實,一班尼路拓展部的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班尼路會有春夏、秋冬訂購會,經銷商看中款式后訂貨然后由廠家發出,一般分四個季度上新。那么這樣看來,班尼路一年四次的上新速度就被ZARA等快時尚品牌遠遠甩在了后面。
“現在班尼路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以前它掌握了青少年的心態,定價高,消費者穿上有滿足感。但現在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淪為了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而在三四線城市,服裝市場又被低端品牌壟斷,它同樣難以生存?!鄙鲜鼋淌谡J為,追根溯源,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是班尼路目前尷尬處境的重要原因。
為了擺脫困境,班尼路亦多番嘗試,企圖以明星代言戰術和與動漫合作設計來重新奪回青少年市場,但卻收效甚微。在去年7月,班尼路更換了品牌標示,將曾經標志性的藍底白字改為了紅底白字,并將大寫的“BALENO”變成小寫,去掉了經典的內嵌“O”字母的正方形,重新設計了字體,“改頭換面”企圖東山再起?! ≡?009年那部風靡全國的電影《瘋狂的石頭》中,黃渤的一句調侃“我這是牌子貨,班尼路”,其實已折射出這個昔日休閑巨頭江河日下的殘酷現實。對于這個“沒落貴族”的自我救贖,成功與否仍然是個未知數。本文來源于時代周報 2014-06-26
|高韜—————————————————————————
*
*
*
*
*
*
—————————————————————————————————————
qq: 239-639-1349
微信:igaotao
高韜百科—————————————————————————
高韜,是形容詞,喻意高超的韜略,更是人名。當“高韜”與“品牌”結合,即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滋生非凡的課程《品牌之上》。品牌帝、創新控、愛學習、擅家務、重品味,游走于課堂與廚房之間,你身邊靠譜的品牌“磚家”。
服務的部分企業—————————————————————————
國內著名大學總裁班及MBA & EMBA、國內主要機場、移動、電信、網通、電網、郵政、工行、福彩、廣藥、上海市品牌戰略、國家銀河工程、三九藥業、民生藥業、陳李濟、一汽奧迪、首汽、馬自達、北京現代、AIG、涪陵榨菜、科大訊飛、湖南中煙、岳陽紙業、金山石化物流、威勝、可口可樂、惠普、麒麟啤酒、貝克啤酒……眾多企業的品牌事業。(非知名及中小企業不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