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土財主”向“資本家”轉型的關鍵時期,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個角落的溫州商人開始熱衷深造謀轉型。浙江大學EMBA俱樂部瞅準時機,近日成立了溫州分部,溫商開始在家門口深造求學。從一九九三年至今,溫州已創出皮鞋、低壓電器、打火機等二十七個國家級金名片,“溫州模式”一直為世人所驚嘆和折服。但是,在這些光環的背后,溫商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溫商憑借廉價勞動力和低成本的制造業優勢,在全球產業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但是在全球產業鏈中仍處于較低的地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集中在非主流層面,在歐美主流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非常薄弱。
在浙大EMBA特聘教授、經濟學家梁小民看來,溫州的民營企業由初創期向擴張期轉型的過程中,將有三類企業要遭到淘汰:第一類是自我淘汰型,這類企業的經營者暴發戶心態比較嚴重,發家致富后便貪圖享樂忘乎所以,結果導致企業的衰亡;第二類是盲目擴張型,經營者因為文化素質不高,理論水平跟不上,而做出錯誤決策,從而導致企業的倒閉;第三類是小富即安型,失去了進取精神,企業也難以長久。
“而剩下來的其他企業,則最有可能實現成功的轉型。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經營者都有非常強的好學精神。”梁小民說。他認為,溫商要實現成功的轉型,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系統的學習,實現企業家自身的轉型。
“改造老板往往是首要的任務:一是從個人能力到組織能力;二是老板的自我革命。”浙商研究專家、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認為,老板的眼界和胸懷決定了企業的長度和寬度。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溫商已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據記者了解,在杭州等地舉辦的各類企業管理培訓班、講座上,常常可以看到溫商的身影,一些企業家甚至經常邀請經濟界的專家學者到企業講課。在部分意識超前的溫商群體中,更是興起了到各高校、商學院攻讀MBA、EMBA的熱潮。
據浙江大學EMBA教育中心主任范曉屏介紹,在該中心的六百多名學員中,溫商的比例占了百分之十以上,從今年秋季班報名的情況來看,溫商學員的比例可能會超過百分之十五。
知名溫商美特斯邦威集團董事長周成建說,在浙大EMBA學習,不僅學到了最前沿的管理理論,而且找到了新方向和新伙伴。
“現在和溫州老板談話的感覺和十年前就是不同。”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在大多數溫州企業內部,現代企業的一些運作規范已經被溫商們接受,參加各種深造的老板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