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應該學管理
在各地的學習交流(也可以叫做報告、講座)近500場了,有近百場是在各級政府進行的,對參訓的公務員,客觀上推動了其學習的熱情,提高了學管理的意識,甚至改進了學風。如果說有些干部經常使人覺得沒有生氣,打官腔、說空話、走形式,更多是上一級的干部不扎實的作風所誤導。
現摘出一段在某地方政府公務員作培訓后主持人的總結,使人會對我們的各級地方干部做出新的判斷,這個群體的多數還是很優秀的。
汪中求先生的輔導,觀念先進、分析精辟、見解獨到,就如何注重細節、提高領導能力的問題從管理學的角度,深入淺出地進行了生動的論述,使我們拓寬了視野,豐富了頭腦,理清了思路。
結合這次講座,我提三點要求:
第一,向細節管理要生產力。“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今天汪老師的輔導更是精辟地指出,“每一個做的都是小事,團隊合起來、累積起來才是大事”。在今天,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要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用專家的智慧提升自己,把注意細節作為自身的一種品質,把注重細節作為工作的一種作風。
第二,向管理學習要生產力。剛才,汪老師在講座中給大家傳遞了許多信息,也教給大家許多方法,但是怎樣把這些方法用好、用活、用出成效,還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會,用智慧去思考。現在,我們有一大批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也有一大批敢于埋頭苦干實干的同志,但是高層次、復合型的管理人才并不多,新觀點、新思路不多,這是制約我們發展的潛在隱患,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領導水平和領導能力,才能適應社會對我們越來越高的要求,才能滿足群眾對我們越來越高的期望。真正使中心組學習這個載體變成各級領導干部思想產生碰撞、智慧產生火花、素質得到加強、水平實現提升的有效平臺。
第三,向學以致用要生產力。當前,大家面對的宏觀發展環境是一樣的:7月1日的土地新規,國家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決心不可動搖,意味土地控緊的制約越來越嚴;年內央行連續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次上調存貸款利率,意味資金控緊的壓力越來越大;項目審批門檻不斷的提高,新的產業政策的不斷規范,10月1日《物權法》即將出臺,意味來自環保、規劃的限制越來越多。各單位、部門的一把手,從具體出發,深入研究化解資金從緊、環保趨緊、土地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