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把天聊死的?
石林萍-原創
我們身邊我想不乏有的人,特別具備把天聊死的本領,說著說著沒話了,說著說著鬧僵了,說著說著吵起來了。你中槍了嗎?我們來看看把天聊死的人都是怎么聊的,比如站在局外人的視角我們如何破解呢?
1.小孩犯了錯的時候,大人會說:“你怎么這么粗心大意?”遇到嚴謹工作的同事,有人會說:“哇,你有強迫癥!”老公回家稍微晚了些,妻子就說:“你根本就不關心這個家!”這種說法叫做“道德評判”,你是否也很輕易就給別人貼上了標簽呢?
怎么破呢?用講事實來破。我們小學學語文,都知道,一篇文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有些還需要有數據展示。這些內容都屬于事實的范疇。
導正剛才的錯誤示范:小孩犯了錯,大人應該說:我看見你把餅干撒了一地,接下來怎么辦呢.....
遇到嚴謹工作的同事,你可以說:哇,你對數字的要求挺高的....
老公回家稍微晚一些,妻子可以說:這一周有三次晚上你都在9:30以后回的家....
2.主管問小王:最近公司的銷售業績如何?小王回:公司最近一季的銷售額是2000萬,營業利益是5萬。
主管:哦,所以呢?小王:還有一些扣稅和其他支出,扣除之后,利益為3萬,利息支出是2萬。
主管:哦,所以呢?小王:啊,還有公司的利息收入是30萬,銷售成本是……
主管:我是問你業績怎么樣?好還是不好?
小王為了回答主管的問題,拼命傳達信息,而主管只是想要一個結果而已。
破解的方法就是讓小王先說業績的結果,再來說過程,溝通是不是就沒那么困難了。
3.孩子考試得了80分,回到家,告訴了爸爸媽媽,媽媽立刻就說:“這次你表格都考了98分,你說你怎么就這么不爭氣,你就不會和你表哥比比看?!?
孩子說:“我上次考了65分,這回比上次考高了,你還不滿意!”
媽媽說:“你干嘛和自己比,你就不會拿好的比,就會拿差的比?!?
媽媽這樣的聊天,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嗎?
孩子考試得高分只是為了父母開心,而不是為了自己。或許這位媽媽,小時候也是她的媽媽這樣教育她的,這就是比較中長大的孩子。
破解的方法是:有對比就有傷害,所以,不要拿自己家的人和別人來比,比也應該是拿自己和自己比。孩子上一次考了65分,這一次竟然考了80分,孩子說“我上次考65,這回比上次高”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都已經提高了,我需要的是媽媽的鼓勵和肯定。所以,父母應該肯定孩子的努力,找到這次考好的原因,繼續向對的方向努力才是對的。
4.過年期間,一個親戚在家人微信群里有人發了一個段子,當大家正嘻嘻哈哈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有位親戚突然跳出來說,這都是幾年前的段子了……
接著,群里鴉雀無聲,沒有人再接話。隔著屏幕,我都能感覺到尷尬。
其實,對于長輩轉發的這類謠言,晚輩們早已見怪不怪。
大家心知肚明,他們轉發的初衷,無非是想表達對親人的關切,提醒大家注意可能存在的危險。因此,對于這種善意,晚輩們都形成一種默契,看破不說破。不知這位親戚是急于表現自己,還是希望給大家營造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對于一些消息總是屢屢點破,直到把天聊死了。
看破且說破,最容易把天聊死。有一句話不是說:好朋友,看透不說透嘛。
5.還有一種把天聊死的就是不合時宜不分環境的給建議。
有一次一個同事分享說,回到家,老婆開心的做了四個菜,看到同事回來,就說:“來,嘗嘗看,看咋樣,給點意見?!?
同事就每個菜挨個嘗了一嘗,然后說:“這個菜放辣椒太多了,有點辣,那個菜有點淡了, 這個菜放醋多了。”你猜他愛人聽后咋說,沒錯,和你猜的一樣:“行了,下次你自己做吧?!?
妻子在家做了菜,要你給建議不是真的要給建議,而是希望得到你的鼓勵和表揚,來肯定她的付出。而丈夫呢太實在了,說給建議就真的給建議。所以,切忌很直接的給對方建議,特別是在工作和家庭角色轉換的時候,不要把工作的角色和思維帶到家里去,因為家是講情的地方,工作場所才是講事的地方。而我們往往把對工作上的那一套搬到家里了,比如有的在企業做領導,回到家還是領導,對家人和對員工一樣,你有沒有呢?
6.來,總結一下,如何把天給聊死的:給別人道德評論,就是定標簽;向上匯報工作說一堆過程,結果不明顯;總是和別人進行對比;看破且說破;讀不懂對方的情緒;給對方不合頻道的建議等等。
我相信,諸如此類等評論暗含著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不幸的是,以這樣的方式提出觀點和主張,很可能會招來敵意,使我們的愿望更難得到滿足。
所以,在聊天的時候記?。簞e著急,先想想。想什么呢?想對方真正要的是什么,我自己為什么要去做這個事,想明白之后,我才有可能去很好的表達我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切記:任何人有情緒都是因為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包括你自己,所以,任何溝通在溝通前要處理的是你和自己的連接。用心傾聽自己溝通的目的和需要,建立心與心的連接,換一種彼此喜歡的方式溝通,會讓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