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隨著微博、微信、微演講(TED)等出現,促使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和教學模式的創新,豐富了培訓從業者的教學方式,對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變革。微課也是微時代的產物,符合時間碎片化、傳播速度快等優勢;對學員而言,十五分鐘左右的微課,能使學員注意力最大程度地集中,保證了學習效率;對學習環境而言,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帶來自由、舒適、親切、熟悉的學習體驗;對企業內訓師而言,快速開發和迭代培訓課程,能及時調整和應對業務需求,減少開發課程的時間成本,快速滿足課程交付的成就感;對于企業而言,能否滿足企業知識庫、學習型組織的建設需要,
本課程從微課的溯源本義開始,引導學員系統掌握微課設計與開發的流程,聚焦用戶原創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分享和互動演練多種開發模型和結構,旨在引導和內訓師自主開發微課程的能力;而對于軟件技術方面,屬于技能工具部分,而工具不具有廣泛適用性,所以本課程不作重點分享,僅回歸最原始的PPT為基本媒介進行重點介紹。
培訓方式:演練、練習、討論、講授、實操
培訓對象:內訓師
課程收益:
▲ 明確微課和傳統課程的區別,界定清晰微課的定義及主要形式
▲ 明確微課的3大來源,掌握UGC的關鍵原則和主要特征
▲ 掌握微課開發的簡單3步驟,識別和選用微課8中類型
▲ 學會經驗萃取的方法,掌握干貨篩選的3個標準和4S
▲ 現場每人至少開發出1門微課,實現即學即用目標
▲ 學會運用AIDI模型、SCQA結構、KFC模型豐富教學手段
▲ 掌握2010版PPT和美化大師的綜合運用,提升PPT美化水平
▲ 懂得多種試聽手段,優化微課的整體成效
課程大綱
第一講:迎接挑戰---微風盛行背后的理性
案例:從全民大事件看微風盛行
案例:從1963到2015
演練:列出微課的主要特征
1. 微課的誤區與歧義
2. 微課的效用與價值
3. 微課帶給我們的四個挑戰
1)時代
2)課堂
3)學生
4)教師
第二講:撥開迷霧---微課與傳統課程的區別
案例:什么不是微課
1. 微=碎?微=散?
2. 什么是微課
1)微課的主要特點
2)微課與微課程的區別
3)微課與傳統講課方式的區別
4)微課的主要特性
3. 內容:必須“內容為王”
4. 形式:懂得“人機交互”
演練:微課真偽快問快答
第三講:追本溯源---微課的理論基礎和內容來源
一、學習理論基礎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 非正式學習
3. 細化理論
二、傳播理論基礎
1. 掌握學習理論
2. 認知負荷理論
3. 記憶加工理論
三、微課的三種內容來源
1. OGC
2. PGC
3. UGC(重點講解)
演練:知識連線
第四講:大道至簡---微課3步建構及8種類型
一、微課的3個開發步驟
1. 明確目標
2. 套入結構
3. 完善內容
二、微課的8種常見類型
1. 變化型微課
2. 問題型微課
3. 故事型微課
4. 實驗型微課
5. 技能型微課
6. 知識型微課
7. 任務型微課
8. 產品型微課
演練:自選主題,套入結構設計微課框架
第五講:內容豐滿---將案例和干貨精準化傳達
一、確定主題
互動:這些主題是否適合作為微課主題
1)確認課題方向的4要素
2)微課目標的3輪聚焦
3)微課開發判斷的2個審視
演練:小組選取微課設計主題
二、萃取經驗
互動:那些水貨不能要
1)干貨的3個標準
2)精煉干貨的4S
演練:各小組提煉干貨
三、案例優化
1. 情景描述 SAR 模型
演練:撰寫情景再現案例
2. 界定問題
1)問題選擇的關鍵
2)提煉問題
3)選擇問題
3. 教學方法
1)AIDI模型
2)SCQA結構
3)KFC模型
演練:按照KFC模型優化微課結構
第六講:工具基礎---微課中PPT的優化提升
一、PPT美化
1. 編輯與格式化文本
2. 在幻燈片中插入各種多媒體元素
3. 設計幻燈片外觀
4. 設置動畫效果與切換方式
5. 色彩運用
6. 字體使用
二、PPT優化
1. 封面設計
2. 過渡頁設計
3. 內容頁設計
4. 結尾頁設計
5. 微課PPT模板推薦
演練:現場優化PPT內容
第七講:畫龍點睛---美化微課的呈現效果
1. 視覺提升
2. 音樂添彩
3. 情感賦意
4. 創意精彩
5. 互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