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月7日電 (李海霞 朱一梵)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在深圳召開了“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2017年會”。會上,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圍繞“養老金融”進行了主旨演講。
養老金融是指圍繞社會成員的各種養老需求進行的金融活動的總和。董克用介紹,養老金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養老金金融,即儲備養老資產,為儲備養老資產進行的一切金融活動;養老產業金融,是為養老產業提供融資金融的配合;養老服務金融,為滿足老年人的服務、消費需求,進行的金融服務活動。
目前,我國養老金資產將有望接近10萬億。董克用表示,“我們的基本養老金五年后要達到3萬億,我們的企業年金現在規模1萬億,并有達到2萬億的可能。職業年金已經開始,其對象是高收入者,約有4千多萬人,增長率會很快。全國社保基金目前接近2萬億,5年后達到3萬億我們認為沒問題。個人延稅養老金最近推出政策。所以5年后10萬億是有可能的。”
“發達國家養老金預期以70年為期來做預算,”董克用說,“所以養老金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問題,更是是年輕人的問題。”“我們明顯面臨結構失衡的問題,所以供給側改革要調結構,養老金要調結構,”他認為,“目前,我國的養老資產比重不到GDP10%,而因為發達國家建立了比較均衡的養老金體系,他們二、三支柱逐漸成為養老金主體,占GDP規模平均78%接近80%。”
面對這種問題,董克用建議重新結構調整,建立中國特色的多支柱的養老金體系,包括第一支柱公共養老基金,第二支柱職業養老基金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基金。
最后,他概括說,“總而言之一句話:要高度重視中國老齡化。這可能是中國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會面對的一個客觀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