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南京剛剛和IBM公司簽署了打造“智慧南京”戰略合作備忘錄。日前,IBM大華東區高級經理、“智慧南京”項目首席顧問屈中華在寧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IBM全球“智慧城市”布局中,“智慧南京”項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智慧養老”和“智慧交通”率先實施。
“智慧方案”能解決多數城市難題
IBM最早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屈中華說,IBM現在已經和全球幾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展開合作,但戰略地位最高的,當屬中國市場。“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中國城市目前面臨的很多難題都可以通過‘智慧’途徑來解決。為此,去年6月IBM專門為中國量身定做了一套智慧方案。”屈中華透露,方案主要圍繞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有競爭力的企業、和諧社會、能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五大主題任務,對電力、醫療、城市、交通統轄管理、供應鏈和銀行六大領域進行智能化改造。
與南京合作領域最寬
據悉,IBM就這一套智慧方案已經和國內多個城市洽談合作。屈中華介紹,目前在談的合作中,武漢側重于智慧供應鏈,也就是智慧物流;昆明側重于智慧醫療;而深圳則側重于智慧交通。
相比較而言,IBM與南京的合作領域最寬。3月底,IBM和南京市政府簽署了中國城市首個戰略合作備忘錄。其中規定,從戰略合作備忘錄簽訂到2015年底,在整個“十二五”期間,IBM公司將與南京市政府通力合作,積極協調整合全球資源,并在基礎設施、產業建設、政府建設、人文建設等重點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南京”的總體構想和實現目標。“在與中國10多個城市的合作中,‘智慧南京’的推進速度最快。”屈中華說。
“智慧南京”養老交通先行
屈中華介紹,在打造“智慧南京”的一攬子計劃中,率先啟動的是智慧養老和智慧交通兩個項目。目前,這兩個項目均計劃在鼓樓區試點。
“就拿交通來說,我們調研發現,鼓樓區195個路口中,一半以上紅綠燈沒聯網,只是機械地按照設定好的秒數轉換,而‘智能交通’就是要把這些紅綠燈‘孤島’聯接起來,通過設置交通信息數據采集系統,準確預測未來15—60分鐘內,哪里有可能出現交通堵塞。”屈中華說,有了這些信息,交管部門就能提前分流車輛,車主也可以根據交管平臺即時發布的交通信息自主選擇繞行擁堵路段。
盡管上馬這項工程需要投入上億元的資金,但是屈中華認為“相對于在主城區修更多的道路,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更為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