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新型通信技術與新型能源系統的結合預示著重大經濟轉型時代的來臨。互聯網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工具,與蒸汽、電氣一樣推動了產業革命,變革了生產方式,使權力和貿易從集中走向分散式合作,從而深刻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很顯然,互聯網和印刷機,電話一樣創造了一種新的社會環境,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的流通更快,更加碎片化,用戶變得更加焦慮,可用的時間更少。
與之相對應的互聯網思維在近幾年被越來越多地提及;但不管是用戶為中心,定制化;還是粉絲經濟、流量變現,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其實就已經存在幾千年,那么互聯網作為高效傳播的工具,只是加速迭代,放大傳播效果而已;
另一方面,互聯網思維下的實體經濟轉型和互聯網、新媒體引領的經濟發展又在以驚人的速度完成蛻變。
這在給實體經濟帶來焦慮的同時,也成為大家爭相競逐新媒體、互聯網板塊的原始動力,那么互聯網思維究竟是什么,互聯網經濟的本質又是什么?傳統企業該如何與互聯網模式進行嫁接和交互呢?
第一章 互聯網+的究竟是什么
時代變革下,互聯網帶來的沖擊是全方位的,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感知新媒體、互聯網的最直觀方式來源于生活方式的改變;按照這個思路,生活方式的變化帶來了新的命題——互聯網+。但是互聯網+究竟+的是什么?互聯網+出來又是些什么內容呢?
第一節、流量模式下的互聯網經濟
第二節、粉絲經濟背后的互聯網思維
第二章 互聯網模式的本質是什么
馬云大舉進軍共享單車,微信布局智能硬件,百度在整合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些公司不正干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所謂的互聯網入口又是什么?我們為什么熱衷于做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微博這些年的勢微又是因為什么?
第一節、為什么大家都在搶入口
第二節、為什么大家都要做微信公眾號
第三章 什么是互聯網的“器”
互聯網、新媒體模式下的平臺和“端”都是什么,不同的粉絲和流量分別來源于哪里,所謂的新媒體矩陣又指的是什么?
第一節、除了微信微博,我們還可以做什么
第二節、我們做新媒體究竟是為了什么
第四章 什么是互聯網的“術”
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推廣和營銷,其本質又是什么,微信微博這些社交媒體出現后,為什么網站依然有它的生存空間?百度魏澤西事件背后究竟有什么潛規則?為什么說微信公眾號的文章閱讀量有時候并不靠譜?
第一節、基于流量的互聯網運營
第二節、基于粉絲的互聯網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