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鴻:新經濟新思路|品牌營銷策劃|營銷管理咨詢|答案咨詢
每次經濟危機,都是一次經濟洗牌。從機會主義到價值主義;從資本經濟到智本經濟;從實體經濟到全息經濟。三大轉折點,拐點更刺激! 你準備好了嗎?
一、《真實的中國》如此描寫中國經濟:
如今的中國經濟面臨一個嚴重缺陷,
即缺乏思想市場!
這是中國經濟險象叢生的根源!
也因此中國才有了“世界工廠”之稱,
但消費者沒有能記住幾個中國品牌!
二、在金錢制勝的經濟社會,
我們依然要相信,
傳統文化是最后的壁壘。
咨詢業,
一方面要承擔文化傳承,
另一面要轉換文化輸出。
求名當求千古名,
計利要計萬年利。
三、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交換,
交換就是用你有的換你要的。
只要你對人有用,
別人就會向你靠攏。
不要經營關系,
只需經營價值。
四、我們看到了諸如王老吉香飄飄等基于定位而成功的品牌。
然而,小米的品牌延伸以及網紅的粉絲經濟等明顯違背定位理論的成功案例,
讓人質疑:
在這個變化的商業世界,
定位理論是否需要重塑?
1972年定位理論首發,它告訴了我們:
品牌的競爭是關于潛在用戶心智的競爭。
五、很多人,還在用計劃經濟思維活在市場經濟時代!
計劃經濟的特性是指令與支持,我們習慣接受指令,渴望得到支持;
市場經濟的特性是自組織與自調節;自主組織經營、自主調節供應!
六、模式迭代,都是從模仿走出來的。
中國經濟的大歷史周期律是30年一個周期:
1,蘇聯模式:
1949年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采用蘇聯模式;
2,美國模式: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師從美國,采用美國模式;
3,中國模式:
目前第三個30年已過去三分之一,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不再適用于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需要中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