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慧,魏建慧講師,魏建慧聯系方式,魏建慧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魏建慧:學佛的企業更易發財
    2016-05-31 2535

     問:我發現,企業行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經商要有兩個重要素質,一是形勢導向,不斷確定目標;二是以各種手段達到目標,那難免會傷害他人、巧取豪奪等。如何用佛法指導我們不那么罪惡地經營企業?



         答:今天的社會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做好企業確實不易。我經常感慨,現在很多人因為做事把心做壞了。面對惡性競爭,企業不這樣做就面臨生存問題,這樣做又內心不安,確實處于兩難境地。每個人的做事方式,是由價值觀決定的。過去,我們衡量一個行為成功與否,更多是從客觀結果來考核,考核投資獲得多少回報,比賽取得什么成績。除此而外,有項重要投資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參與。我們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參與,相應的,每件事都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客觀結果,一是心行結果。也就是說,我們以什么心做事,最后會強化或成就某種心態。若以不良心態做事,就在強化負面心態,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卻做壞了,這是現代社會的普遍問題。很多人事業有成,卻感受不到人生快樂,這樣的成就有什么意義呢?所以要學會算帳。社會上精明的人雖然多,包括你們雜志的讀者很多是社會精英。但從佛法眼光來看,若不能看破輪回的虛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暫時當作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義,不管多么聰明,其實都是傻瓜。因為你所追求的只是虛幻的泡沫,其意義甚至不足幾十年。當你離開世界時,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脫死更是一無用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事業成就越大,死時可能更痛苦,因為實在是舍不得,實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漢臨終時可能還自在些。所以,如果我們能從較高的角度審視人生價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輕、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擇時也就不會茫然,不會患得患失。



          問:在傳統的儒家哲學中,往往將義和利對立起來,很少談及利益。至少表面上,似乎金錢就是庸俗的代名詞。這種思想顯然不符合進步的社會觀,請問從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錢?也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答: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首先是來源問題,這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視。以往的生活條件雖然不富足,但在安貧樂道的傳統觀念影響下,人們依然知足常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轉向功利社會,金錢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危機感雙重困擾著人們。在利益推動下,很多人為謀取財富而不擇手段,而又不懂得如何正確使用財富。雖然擁有大量錢財,卻沒有健全的心智,沒有處之泰然的超脫,就很可能在金錢的蠱惑下失去理智。如果說貪、嗔、癡三毒是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危機,那么使用不當的財富往往是引發它們的導火索。我們可以看到,每次金融危機時,總會有人因承受不了心理壓力而走向毀滅。由此可見,如果將積聚財富當作生活的唯一目標,一旦失去財富,就等于失去全部精神支柱,這樣的人生太可悲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財富本身并無善惡之分,而是取決于用途和我們對待錢財的態度:為富不仁者用它來作惡,慈悲眾生者以它來行善。因此,佛教并沒有簡單地將金錢視為萬惡之源,事實上,它同樣可以成為造福大眾的凈財。



        問: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對立? 



        答:有些人學佛后覺得世俗生活毫無意義,因此使社會上有人以為學佛是消極厭世的表現,是對人生責任的逃避,這是對修行的誤解。《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我們只把修行理解為念佛、拜佛和打坐、誦經,這是狹義的、形式上的修行。惟有以佛法智慧改造自己,從思想上擺脫貪嗔癡煩惱,從行為上不造作惡業,進而以無常見、無我見了知一切有為事相皆如夢幻泡影,才是最好的修行。



      問:我們知道現在不少企業家也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那么佛弟子該如何追求財富呢?



          答:首先要明了因果。佛法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間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認識到這一點,就知道賺錢同樣有它的因緣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種下的業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然而,同樣的付出,卻不會有同樣收獲。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這不是上天格外恩賜,也不是命運特別垂青,而是他們往昔種下的福田使然。我想,無論經商還是做人,信譽都是極為關鍵的。用現在的話說,信譽就是品牌,就是無形的資產。信譽從哪里來?在激烈的商戰中,能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因此,追求財富和學佛是不矛盾的。因為學佛就是幫助我們建立如法的行為準則,建立面對順逆境界而不為所動的良好心態,這對我們追求利益尤其是長遠利益,將有莫大幫助。



    問:世間財富在流轉,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手中的財富永遠增值而不虧損?



        答:一味享用財富,福報總有耗盡的一天。一味積蓄財富,也未必能屬于我們所有。佛法認為,只有布施出去的錢財,才會真正屬于我們所有。現代人追求財富,總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以為擁有物質財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實,物質財富只能滿足人生的基本所需,是生命的低級需求。如果一個人只會追求物質財富,只能說明他的生命層次很低,一味停留于物質財富的追求,生命層次永遠無法得到提升。如果說有什么財富可以成為人生的固定資產,那么只有功德法財才是當之無愧的。它無形,卻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不會隨著生命形式的轉換而失去價值。因此,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生命內在的信仰與智慧。對于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是永遠可以從中得益的源泉。很多人都以為,財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事實上,占有越多越不自由。因為欲望是被逐漸激發出來的,占有的越多,期待和牽掛也就越多。所以我們必須對財富有正確認識,才能懂得如法求財,合理使用,才能從容地駕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成為財富的真正主人。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国产一区高清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韩国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乱码|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女主播|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一区二区|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色欲AV蜜臀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