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就是在經營人心,正所謂得人心者的天下,經營人心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文化的熏陶。《傳承師道精神,弘揚感恩文化》讓員工學會用感恩的心做人,用愛心做事業,找到內在動力源泉,激發員工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和產業結構化升級,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正確調動員工積極性,讓員工忠誠企業、服務企業,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快樂工作、感恩企業作為學習型企業文化特征之一,越來越受到認同和倡導。企業要想成功,就需要營造一種快樂工作氛圍,讓全體員工在工作中體會出生命的意義,把所有潛力發揮出來,這樣才能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反之,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工作就業、提升能力和成長的機會,所有這些應值得員工去感恩企業。積極尋求和探討感恩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意義和途徑很有必要。
感恩教育的意義
感恩并非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它需要后天的教育來培養。在企業,感恩教育是管理者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新內容。員工感恩意識缺乏的根本原因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它沒有落到實處。基于此,企業必須以“培養員工感恩意識、激發主人翁意識”為出發點,塑造企業文化,讓員工對企業要學會感恩,知曉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回報自己的道理,從而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這是感恩教育必須加強的重要原因。
1、感恩教育是培養員工責任感的重要基礎。
在企業,一個具有感恩意識的員工容易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也能為承擔責任和完成義務而努力工作。加強員工的感恩教育,并不是簡單地培養其回報企業的感恩意識,而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培養。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競爭力是我們衡量一個企業的重要指標。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是產品質量,第三就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在感恩教育下,員工如果對企業心存感恩,那么他對企業就會有很高的忠誠度,在工作中也能自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在創新上也能釋放自我潛能、大膽工作,積極創新。企業的領導則通過員工的感恩點燃他們的工作熱情,不斷對員工進行激勵,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成功,而企業的成功就是員工的成功,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作為企業,感恩教育一定要糾正過去那種重視生產經營、輕人文精神培養的弊端,應把員工培養成為真正意義上熱愛企業、熱愛生活的人。
3、感恩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和諧社會”就是和諧發展的社會,包含民主法泊、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穩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而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具有和諧思想的人。一個具有和諧思想意識的人一定是一個感恩圖報的人,而一個能夠圖報的人也容易養成和諧的思想原則。企業的員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對于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的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企業員工的感恩教育,可以使他們關心社會、熱愛企業、關愛他人,養成知恩必報的觀念,形成和諧健康的人格。
4、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員工團隊精神。
企業是一個有機整體,企業的產品和財富是全體員工共同協作、共同創造的成果。所以,員工之間應該彼此心存感恩之情。感恩基礎上的勞動協作才是最深層次的團隊精神。感恩教育是團隊合作的“潤滑劑”,員工在這樣一種文化氛圍中,更容易達成共識。往往一些注重企業文化感恩教育的企業,競爭力就會很強。擁有強勢競爭力的企業,通常也具備感恩教育的人文氛圍。因此,知道感恩的人他們在為人處事方面肯定會贏得人們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為受企業歡迎的人。適應社會的能力就會增強忠誠自己企業、維護企業的利益和形象的意識,就會扎根心里、表現在行動上。
沒有強大的個人,只有強大的團隊!如果你的團隊輸了,即使你表現得再好,都是空談。所以我們要致力于打造完美的團隊而不是完美的個人。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干涸,那就是把它放到大海里;一家企業一所學校怎樣才能持續地發展,那就是必須要有一支具有強烈歸屬感和執行力的感恩型團隊!學會感恩!倍增凝聚力、倍增業績、倍增士氣、倍增忠誠度的課程——《打造感恩型企業》,定能為您和您的企業發展與騰飛,獻上一份重要力量!
版權聲明:此信息是由網站注冊講師發布,并不代表支持或贊同其觀點,也不對其真實性及所有權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做出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