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提起保險,很多人會和“傳銷”劃等號。這取決于幾方面:
1、大家的認知
這其實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家對保險還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這個東西非常不靠譜。能有這樣的認知也說明確實有人因此受過傷,比如理賠不及時或拒絕理賠,當然更多的還是以訛傳訛。
2、理賠困難
前些年的保險行業,理賠困難基本是一個行業問題,這也直接導致了大家對保險產品的不信任。交錢的時候很痛快,一到理賠的時候就找各種理由,這種情況下,怎么讓大家相信保險呢?
3、保險銷售人員的熱情
要說銷售人員熱情是好事,但凡事都需要有度嘛,超過這個度就不見得是好事了。保險銷售人員的熱情,那真是排山倒海,不禁讓人聯想起傳銷,這也是很多人對保險產品沒有好印象的原因。而且與傳銷相同,都是先從身邊熟人開始下手。
隨著保險理賠的不斷完善,以及保險產品的豐富,突然發現原來保險并不等同于傳銷,原來保險除了生病住院可以賠醫藥費,居然還可以理財,甚至不僅可以理財,還有更多功能。于是保險業開始長足發展。
保監會在今年8月24日公布1-7月保費數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今年前7個月,人身險公司規模保費收入1.55萬億元,算上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共計2.48萬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47萬億元,同比增長68%。而增長最多的,是理財型產品的保費。
一、保險公司都在專職做VC
既然是理財型產品,保民把錢給到保險公司,那保險公司就肯定得讓這些錢增值。所以最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保險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并通過投資公司活躍在企業融資市場中,與專業VC機構搶生意。
比如對螞蟻金服的投資,人壽、人保、太保與新華人壽四家保險公司都有參與,每家公司投資約9億元,占股0.5%。
滴滴的背后,也有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的身影,從名字上就不難看出,這其實是中國平安旗下的一家投資公司。
還有其他一些例子,坤鵬論就不多說了。
保險公司做投資,也有一個特點,他們不差錢,但他們需要保證資金安全,所以也是投后期為主,甚至于一些VC掏不起錢的項目,他們投起來也是毫無壓力。
當然,保險公司大張旗鼓的做投資,是得到官方首肯的。
2015年6月24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認為,改革商業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有利于保險業創新增效,也可以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確定設立一個3000億元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2016年初,中保投資公司落戶上海自貿區,注冊資本12億元人民幣,股東單位共46家,包括27家保險公司、1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及4家社會資本。
這一系列的運作,讓保險公司可以理直氣壯的活躍在投資行業。坤鵬論認為,在保險公司和BAT雙重擠兌下,從事后期投資的VC機構會越來越難過。甚至于,如果不是老牌投資公司,后期投資已經很難生存了。
二、BAT都開始玩保險
在保險這個領域,其實BAT一直也都沒閑著,除了2012年由阿里巴巴馬云、騰訊馬化騰和中國平安馬明哲,“三馬”合作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籌備以外。各自在保險領域也都有所涉獵。
2015年8月,騰訊擬聯合設立一家壽險公司,申請材料已于7月下旬遞交保監會,注冊地為山東省濟南市,注冊資本為15億元,騰訊占股15%,并列第一大股東。
2015年11月26日消息,安聯保險集團于德國當地時間11月24日舉行的“capital m arketsday 2015”上,披露了與百度、高瓴資本合作發起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計劃。
2016年7月26號,螞蟻金服花8.33億元收購國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51%的股份,成為國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控股股東。
看起來阿里介入保險的時間晚了點,其實并不是。淘寶在2012年的時候就在做運費險,這可是淘寶獨一份的保險產品,其他保險公司想做也做不了。
保險的牌照是出了名的難拿,所以一般介入保險的方式有兩種:與現有保險公司合作、收購現有保險公司。BAT基本也都是用的這兩種方法。
其實除了BAT,其他公司也有涉及保險產業的。只不過大家涉及多的,以壽險居多,像汽車方面的保險,少有人涉及。原因在于,汽車險計劃性太強,利潤又不夠高,再加上市場格局基本已經確定。
三、互動社群的保險形態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保險,互聯網也催生了一種新的保險形式——互助社群。比如抗癌公社、水滴互動、E互助等等。這類公司打著互動的名義,實際是做的也是保險的事情。以水滴互動為例, 其推出的產品有:
中青年抗癌計劃:預存9元,最高可得30萬元保障各種常見罕見癌癥;
綜合意外互助計劃:預存9元,最高可得10萬元保障意外事故、意外傷殘;
當然,除了這兩種產品以外,還有更多產品。其他互助社群的產品,也與此類似。他們之所以不把自己叫做保險,是因為他們目前還拿不到保險牌照,既然是黑著干,那還是盡可能撇清關系會更安全一些。
但實際上,運作方式與保險并沒有本質區別。之前坤鵬論寫過一篇這方面的文章,如果他們真把自己當成保險公司干,問題是很大的。如果他們只把這種方式當成獲取用戶的一種渠道,后面設計更多盈利方式,那這個模式還是可以討論的。只是有一點,速度得快。原因很簡單,收的錢不足以支付癌癥賠償,以平均每個賠償10萬計算,一個人得病,需要11111個人的預存款才能支持,粗略計算發病率不能超過萬分之一。大家都知道,癌癥的發病率肯定不只萬分之一這么少。所以如果趕上癌癥爆發期,賠償能否兌現,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四、保險的另一功能——財產轉移
可能沒深入研究過保險的網友不太了解。事實上,保險的這一功能是很多有錢人選擇他的重要原因?!侗kU法》賦予了保險產品很多好處,比如:
1、不能被追債:人壽保險是不受債權債務干擾的金融工具,即使是無限責任公司,你的房子、車子、存款都被用于追繳償還債務,但人壽保險是不能被追繳的;
2、規避遺產稅: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如果有明確指定受益人的,則保險金不作為遺產分配,并且保險賠款免納個人所得稅。這個方式現在是很有富人轉移財產的方法;
3、保單是不被查封罰沒的財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這些好處是很多有錢人選擇合作保險的重要原因,甚至有很多人通過買香港保險來達到轉移財產的目的。終其原由,肯定是好處大大滴。
其實坤鵬論今天并不是改行賣保險了。只是最近包括馬云在內,各個行業大佬都在聊保險,作為金融的另一個分支,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新模式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