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4年,被看作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動下,
市場活力被進一步激發,觀察者認為,一個大眾創業的良好局面正呈現出來。
2015年兩會前,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侯云春做客大公訪談。在接受大公網專訪時,侯云春勉勵企業在新舊轉換期更要增強內生動力。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亞洲首富李嘉誠的“雞蛋論”曾鼓舞了一批人。從李嘉誠的“雞蛋論”來看企業成長,侯云春認為,企業自主創新的內部動力比外界的優惠政策激勵更重要。
身兼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的侯云春,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研究地很深,也看得更清。侯云春認為,中國的企業近年來無論在競爭力還是企業素質上,都取得得了明顯的進步。中國企業小而散的狀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涌現了一些在國際
市場上較有影響的企業品牌,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侯云春舉例說,我們的企業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是多級法人的集團式企業。據悉,中國的“集團公司”既不是具有產權集中特點的公司,又跟英國式的由母公司控股子公司的集團公司或日本式的松散聯合的企業集團不一樣。在中國,大型組織通常采取多級化的形式,靠把產權切塊,每一級給一份產權實行“分封”的辦法來維系。
“國際上知名的那些跨國公司,好比是航空母艦,而我們是艦隊。”侯云春認為,艦隊也有艦隊的好處,艦隊作戰,有時候可以東方不亮西方亮。但是,侯云春同時表示,它的整體協調能力、競爭力與核心業務,和大的跨國公司還是不可同日而語。
侯云春表示,企業在產品質量、安全、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都需要進一步努力。“不是政府去培育,而是從企業家,從企業的員工到社會,大家共同努力,來使得中國的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能夠更快,更好的成長起來。”侯云春如是說。
從企業創新動力與影響因素來看,侯云春表示,讓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就是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通過
市場化配置資源,政府簡政放權搞好服務。
侯云春表示,改革要給企業、給
市場主體創造、提供更好更大的互動空間。“對企業、對
市場主體,要采用負面清單的管理辦法。對企業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侯云春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