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文章中,給大家詳細講解了什么是知識管理,以及知識管理的價值。這一期我將給大家說說如何實施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做的好”的組織有很多,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陸軍,和他們大名鼎鼎的AAR(After Action Review,中文:事后回顧)。1944年,二次大戰還沒有結束,美國人認為士兵在戰場上積累的戰斗經驗應該通過“顯性化”管理起來,并在全軍內部共享。這樣可以提升戰斗力和減少傷亡;同時,只有將每次戰斗的經驗總結下來,才能對其進行研究和分析,以便進行改進和提升。于是,他們開始在每次戰斗后,及時總結戰斗經驗,最終形成AAR制度,并堅持至今。
下面的舉一個具體案例。一支派往海地的維和部隊奉命護送一支運輸隊去某地,原計劃晚上六點返回,結果晚上十點才回來。原因很簡單,回來的路上,車輪陷到沙子里了。回來后,他們立即做AAR(按規定,AAR是不允許隔夜的),他們按照固定的格式進行總結。
1、 原定的任務與目標是什么?
答:原定的任務是護送運輸隊去某地并在晚上六點返回。
2、 實際發生了什么情況?
答:實際在晚上十點才返回。
3、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答:回來的路上,車輪陷入沙子里。
4、 下次我們怎么辦?
答:修改管理制度,沙漠地區,每次出車,車輪安裝防滑鏈。
于是,一份AAR報告寫好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簡述,具體報告內容則更為完整和全面),第二天上報旅部,再由旅部上報到國防部的知識庫。顯然,經過這一過程,這支部隊的戰斗力提升了,這是一次螺旋式上升,也是一次管理創新,也是一次業務流程再造和優化。我在上一篇文章講過,組織能力的提升就是要靠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改進。
同時,經過這一過程,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組織記憶。后人可以不必再出同樣的問題,整個組織的能力提升了。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為什么美軍能把AAR堅持做下去,這里面有五個要素。
1、 目標明確
首先我們看到,在AAR的過程中,要顯化的知識內容是明確的,就是對剛剛結束的軍事任務進行總結,且有明確的格式要求。在規定的時間,按規定的格式,總結規定的內容。
這一點很重要,我國很多企業搞知識管理,搞不起來,或者搞不下去,原因就在這里。讓員工共享知識,卻沒說共享什么。最后,要么知識庫里沒有內容,要么知識庫里全是垃圾文件。
搞知識管理,明確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知識管理是服務于組織戰略的,要根據戰略目標確定知識管理的目標,再分解出具體要管理的知識內容。目標明確了,知識管理一半的事情就搞定了。
2、 制度約束
明確了要管理哪些知識后,要有具體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知識管理持續進行下去。顯然AAR不是美軍士兵自愿,而是必須做的事情。管理制度很具體,規定了時間,規定了內容,規定了格式。管理要制度化,這一點不用多解釋。
3、 價值認同
在組織里,要把一件事情長期做下去,還要做好,并不容易,光有制度是不夠的。中國人最清楚什么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制度,可以不執行;也可以打折執行;還可以“走形式,做樣子”。所以,要把知識管理做好,需要一種超越制度的東西。那就是在文化上,要求組織成員對知識管理,要有“價值觀”上的認同。就是大家都認為搞知識管理是件有意義的事情,是值得為此付出一點辛苦,甚至犧牲利益的事情。
美軍的AAR能夠堅持半個多世紀之久,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認同做好AAR,不但可以提升戰斗力,多打勝仗;更可以挽救無數戰友的生命,讓戰友少流血少犧牲。這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值得為此付出辛苦,甚至為此流血犧牲。
4、 利益交換
現實中,價值觀上的認同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實實在在的利益往往更為有效。將知識管理做的好不好與獎懲制度掛鉤。認真做好知識管理的人,可以獲得更多升職的機會。比如前兩年頻頻上鏡的彼德雷烏斯,因為當年寫過一本《美軍戰地手冊》而名聲大噪,在伊拉戰爭時被任命為101空降師師長,后升任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區司令官。
對于企業,這一點很重要。在企業里,打造共同認可的價值觀更為不易,所以設計適當的利益交換條件是十分必要的。
5、 知識產權
美軍AAR制度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士兵的戰斗經驗是組織的“知識資產”,其知識產權歸美國軍隊所有。這些知識如果不管理,將被士兵個人“私有化”,并隨著他們的退役而被“無用化”。
中國很多知識管理工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知識管理能不能做好,領導重視是關鍵。其實,問題出在企業領導有沒有將知識當作企業的“資產”來看待。
今天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早已成為企業里除“人財物”之外的第四資源,也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
有的企業,員工中午吃飯時,飯菜沒吃完倒掉了,老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出臺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可企業的知識資產流失,卻視而不見。知識難到不是更重要的“資產”嗎?企業的知識資產流失,或者被員工個人“私有化”,這跟員工將企業的財物拿回自己家,性質是一樣的。將知識當作資產來看待,知識管理才有可能做好。
分析完美軍的AAR,我們來談談企業知識管理如何實施。
第一步,確定知識管理目標
就是要搞清楚到底要管理哪些知識。這個事情沒搞清楚,知識管理將無從做起,也就注定了將會徹底失敗。無論企業買了價格多么昂貴、功能多么強大的知識管理軟件系統。
1、梳理戰略級知識
知識管理服務于企業戰略。根據企業戰略,制定知識管理目標。
如果企業的戰略是進入世界500強。那就要分析,進入500強需要提升企業哪方面的能力。如果需要“提升產品研發能力”,那就管理產品研發相關的知識。這個在上一篇文章里講過,就不多說了。
如果需要“提升客戶服務水平”,那就管理服務客戶的相關知識。統計客戶會提出多少種服務需求,然后整理滿足各種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然后保存到知識庫里,再將這些知識推送給客服人員,或者是他們需要這些知識時,能及時獲取。
具體操作方法是:
A)先分析客戶可能會提出的服務需求,找專家設計解決方案。然后培訓所有客戶服務人員。
B)詳細記錄每次服務過程,并分析服務效果。當服務次數達到足夠多時,統計分析將有意義。統計分析出實際有多少種客戶需求,然后根據各次服務效果的統計結果設計出最佳解決方案。這個工作可借助大數據和知識挖掘軟件工具。
C)將解決各種問題的最佳方案,保存在知識庫中。80%的客戶需求集中在20%的問題上,這20%的問題的解決方案,要求客服人員熟練掌握。其他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時,能在知識庫里及時找到即可。
D)客戶服務人員在熟練掌握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后,要對方案不斷進行優化,螺旋式上升。
E)新遇到的問題,要及時整理,設計最佳解決方案,并存入知識庫。
如果需要提升“設備管理能力”、“提升產品良率”、“降低運營成本”等等,都可以設計出相應的管理知識的目標和方案。
2、梳理流程級知識
無論企業的戰略是什么,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都是永恒的主題。把做各種事情的方法明確并固化下來,就形成各種流程。流程是用“復制”代替“重復的創新”,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做ISO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都或多或少在做流程。只要有耐心,流程可以做的非常詳細。有時候因為流程總在變,無法固化,于是一些企業就放棄了做這類事情的流程。其實這不是問題。對于這類事情,在做完一次后,通過AAR,將過程整理出來,供后人參考,也是很有價值的事情。類似的事情做多了,自然可以總結出“共同”的內容,這部分“共同”的內容就可以固化成流程。而“不同”的內容可以通過統計進行分類,然后總結出各類情況的處理方法。這樣,不確定流程的事情也可以流程化。
流程問題解決了,下面我們來談一談“流程的知識化”問題。管理要制度化,制度要流程化,而流程要“知識化”。這才是知識管理的重要內容。
流程只會告訴我們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不會告訴我們“怎么做”。“做什么”是知識,而“怎么做”是更重要的知識。比如我們想做一個項目,流程會告訴我們第一步是寫立項報告,但我們可能不知道立項報告應該怎么寫。如果將流程放到一個軟件系統上,點擊“立項報告”這個流程節點,可以出現一個新的頁面,頁面上詳細說明如何寫立項報告,并提供格式模版,還提供以前項目的立項報告供我們參考,這樣,我們寫立項報告就容易多了。
一些優秀的中國人,在外企可以坐到很高的職位,但來到國企或民企就“不靈了”,很多事情都做不,原因就在于他原來工作的那家外企里面,做事情有明確的流程,并且流程都實現了“知識化”,所以做事情很容易。
流程對應的知識,是重點需要管理的知識,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流程。
3、梳理崗位級知識
企業的能力來自于企業里每個崗位上“人”的能力,而能力源自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點很容易理解。比如:一個企業的財務總監是國內著名的融資專家,那這個企業在融資方面將表現出很強有能力。管理好崗位知識,一方面可以提升組織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人員流動造成的知識流失。事實上,中國很多企業做知識管理的初衷,就是因為人員離職將知識帶走,給企業經營造成嚴重影響。
所以崗位知識是需要管理的非常重要的知識,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崗位。
企業里每個崗位都對應著相關的知識。有多少崗位,人力資源部門知道,不用知識管理操心。知識管理工作者要分析每個崗位的知識結構。按原理性知識、技能性知識、事實性知識來分析,最終形成崗位知識清單。
崗位知識內容較多,不可能全部管理起來。可按“掌握度”、“擴散度”、“編碼度”進行知識成熟度分析。重要崗位,或者成熟度不足的崗位,其崗位知識是重點管理內容。
企業里人力資源部門會做崗位勝任度評估,但一般都是按績效來做,如果按崗位知識掌握度來評估,效果會更好。
戰略級知識、流程級知識、崗位級知識,只有把這些知識梳理清楚,才能知道要管理什么知識。梳理時,有專業的工具和方法,這是知識管理工作者要掌握的東西。
中國很多企業在做知識管理時,沒有做好,甚至沒做這一步,所以也就不知道要管理什么知識,知識管理工作當然也就沒有成果了。
當知識管理目標確定后,第二步是“獲取知識”,包括“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和“顯性知識的結構化”兩部分內容。將在下一期詳細講解,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