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如何經營自己的團隊 漠野紅沙漠茶創始人趙明光周科榮
總經理角色探討
總經理的作用
1.職能的兩種性質
現代企業所使用的組織框架多為職能式組織,就是將企業所要完成的每件工作都加以分工,這種分工方式下的各職能通常有兩種性質:
? 直接貢獻
即企業產品或服務在直接面向客戶或是訂單時在核心流中直接產生貢獻。
? 部門職能
以部門為單位支持相關的工作,如人力資源、行政、財務、采購、生產、質量管理、營銷等部門。每一個職能部門都從各自部門的立場、利益角度處理問題,完成各自的工作。如果在討論一個問題的決策會議上各部門的管理者意見不能達成一致,這屬于正常狀況。
【案例】
A科技公司的案例
A科技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隱形眼鏡的公司。傳統的隱形眼鏡,分為軟性與硬性兩種。不論哪一種,在使用前必須用清潔液清洗,且戴上最多可使用幾個小時,就要再取下來清洗,否則對眼睛不利。A公司向來生產軟性隱形眼鏡,最近工程部門經過二年的研發有了重大突破,首創可長時間使用而免取下的隱形眼鏡。新產品的誕生使公司管理層非常興奮,但也因此產生了新的問題:工程部經理想立刻開發新產品,但在產品試產期,生產部經理遭遇到新、舊生產流程安排及員工不太熟悉新技術的問題;品管部經理則忙于分析新產品優良率不穩定的問題;市場部經理又急于計劃向經銷商推廣新產品及制定新價格的問題;財務部經理卻擔心過早開發新產品,會造成原有軟性隱形眼鏡滯銷,導致大量庫存積壓;資材部門擔心現有原料供貨商對提供新材料的配合意向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由總經理召開一次新產品上市計劃會議,議程很快進入白熱化的討論,結果大家爭論不休,各自振振有詞且互不相讓。
2.總經理與其他部門經理的工作區別
總經理與其他部門經理工作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 內部
職能分工后,需要各部門在完成各自任務時具有專業化的基本觀念,然而過度的專業化,往往會增強各部門的獨立性,使彼此之間存在相互理解的灰色地帶。而當各部門因此意見不能達到一致時,就需要總經理從全局的立場來協調各個部門,擔當整合的角色,而不能完全依靠各個職能部門自行解決。
? 外在
企業的最終問題還是在整合后,轉而面對外部市場時,這就需要總經理按照外在的形勢對各個職能部門的觀點進行思考權衡后作出決定,使企業各部門步調一致。
3.總經理的工作
為整合各職能部門的觀點,從宏觀上進行思考并作出決定,總經理應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 搜集資料
支撐各職能部門意見的多是一些現象和感覺。總經理應搜集相關的資料、信息和事實,并運用這些資料對各個職能部門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時要結合同業的競爭、營銷方面的實際情況等。
? 確定議題
總經理經常要與各職能部門討論的問題主要有:
① Q:質量(Quality)
② C:成本(Cost)
③ D:交期(Delivery)
④ S:服務(Service)
職能部門需要列出問題的優先順序,找出影響最大、需要優先處理的主要問題提交總經理,其余的盡量自行解決。然后由總經理帶領各部門,結合外部形勢和內部情況分析、解決各部門提出的問題,整合各方面的意見,趨吉避兇,認清優點,順勢而為把握大好形勢,避免依照錯誤的提議發展,對較重大的問題作出錯誤的決策。
? 計劃執行
即針對相關議題提出適宜的對策,然后擬訂行之有效的行動計劃,帶領團隊執行。
【自檢1-1】
如果您是案例中A科技公司的總經理,您需要做哪些工作來解決新產品上市的問題?
見參考答案1-1
第二講 成功者必備的特質
成功企業的四件要事
依照《孫子兵法》所說,一件事情的成功應該具備四個要素,一個企業的成功同樣如此。其要素是:
1.法
即企業所遵循的準則、法規,它是企業日常運作的基礎、標準和根據。法看似無形其實有形,因為它是具體細微、有章可循的。
2.道
道是指方向,它不是空泛的教條,而是通過實踐總結而來的企業的信念和理念,如信任、誠信等。道是無形無常的,因而要隨著環境的變化,經常進行必要的調整。道的實踐需要企業的員工與管理者達成共識,這不是單純依靠法可以解決的,需要領導者努力使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達成一致,這對于領導者的領導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3.天、地
天接近于道,即需要有一個角色在企業中“替天行道”,使整個企業在宏觀上順應道。而地接近于法,即在企業中要以法為基準,在具體問題上要腳踏實地。
4.將
“將”就是在企業中“替天行道”的經理人,即企業中的“將”兵之人,主要是企業中的中層管理者,他們是將道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角色。
“將”需要培養以下五種剛柔相濟的能力:
? 智:即智慧
? 信:即守信,值得信賴
? 仁:即有仁愛之心
? 勇:即勇氣
? 嚴:即嚴于律己律人
領導者的特質及五種能力
1.成功領導者特質
成功領導者需要具備以下的特質:
? 熱情
? 信念
? 策略
? 清楚的價值觀
? 活力
? 凝聚力
? 善于溝通
2.領導者的五種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為情商(EQ)定義了五種能力,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同樣應當具備這些能力:
? 自省力
即自我反省,檢討自己缺點的能力。一個領導者必須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積極糾正自己在管理中的不足之處。
? 自律力
優秀領導者對自己要求的嚴格程度應當高于別人,所謂上行下效,要用自身的修為和言行來感染員工,而不是用壓力迫使他們順從。
? 企圖心
即自我激勵,使自己不斷追求上進的能力。領導者應抱有雄心,以高遠的目標勉勵自己。
? 同理心
即理解他人的能力。越往高層,這種能夠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就越重要。優秀的領導者應做到外圓內方,也就是內心堅持原則,但外表非常圓潤,能夠設身處地為下屬著想。
? 社交力
即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優秀領導者必須善于與人溝通,才能使企業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中良性發展。
第三講 總經理的職責與領導藝術
一、階層角色的差異性
企業的組織一般分為三個階層:作業層、管理層和經營層。以下分別用三個英文字母來代表這三個階層。
1.I:作業層
作業層主要指基層員工,對于基層員工的基本要求就是專業,因而對他們不必追求過大的工作范圍,而更講究能夠在專業領域內不斷鉆研的深度,正像字母I的形象,深入到底,精益求精。所以不同職能部門的崗位說明書對于員工所應負責的日常工作內容及具體要求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特性同時也使得基層員工存在著目光狹隘、廣度不夠的缺陷,對于長遠性的目標缺少發展眼光。
2.S:經營層
即高層管理者,主要指總經理。S像蛇,而總經理與蛇有著如下共同點:
? 并非完美
蛇的視力不佳,而總經理也必然不是全才,肯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不如基層員工專業。但也正是這種自知之明,才能使之發揮出自己的特有能力。
? 伸縮性強
蛇的伸縮性很強,總經理也能夠游刃有余地適應各種情況,而不像某些基層員工那樣脫離了自己領域就無所適從。正因為如此,總經理才可以利用自己的協調性、包容性等最強的優勢領導各種人才,使他們的才能各有用武之地。
? 脫胎換骨
蛇可以利用蛻皮來適應不同的季節,而總經理也可以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改正不足,如同脫胎換骨一樣,不使高層的職位成為自己的負擔。
? 高深莫測
在下屬看來,總經理應如同蛇一般難以捉摸,具有高深莫測的智慧,且能夠高瞻遠矚,樹立企業的遠目標。
? 富有魄力
蛇一旦認準目標必定果斷出擊,往往一擊必中。總經理在作重要決定時也應體現出這種魄力。
S與I差異很大,前者強調的最明顯的是善變性,后者則強調不變性。
3.T:管理層
T主要指中層管理者,即前一講提到的將。與員工相比,中層管理者除了具有深度還要具有廣度,同時也講究章法原則。與總經理相比,總經理這一層面講究整個格局的戰略,而中層管理者講究具體的戰術、方法,將戰略轉化成可執行的布局。T需要面對兩個不同的對象,直線面向員工,橫線面向各平行職能部門:要將高層設定的遠景目標加以實踐,并帶動員工一起努力,使靜態的遠景變為現實;并與其他平行職能部門通力合作,共同達成企業的目標。
若想使中層管理者優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由普遍的I成長為T,就需要S對他們的溝通、交流、感化以及I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最終達到深度和廣度的結合,并在具體實踐工作中隨機應變,掌握靈活的領導方法。
總經理的職責
總經理通常主要具有以下的崗位職責:
1.制定戰略
根據董事會或公司集團提出的戰略目標,制定公司戰略。
2.制定規章
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確定下屬主管的分工及職責。
3.編制計劃
編制企業發展計劃、發展戰略和年度各項經營指標。
4.組織經營管理
全面組織領導經營管理,掌握生產、經營情況,改善生產技術條件及經營方式,合理調配資源,努力完成生產、經營指標或工作計劃,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5.調整組織結構
負責公司的基本團隊建設,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員編制,重視人才培養,加強干部管理,對基層干部有聘任使用和處置罷免權。
6.財務管理
抓好財務管理,負責員工工資標準制定及獎金的管理與使用,按勞付酬,獎罰分明,調動員工積極性。
7.簽署協議
直接負責并代表公司簽署重要協議、合同、合約,處理有關事宜。
8.主持會議
召集、主持總經理辦公會議,檢查、督促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主持召開行政例會、專題會議,總結工作并聽取匯報。
9.負責重大項目
負責公司重大經營項目的運作,并處理公司的重大突發事件。
10.建設企業文化
積極努力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創建一流的企業品牌和形象,使員工的觀念、形象、素質都能跟得上企業競爭發展的需要。
總經理的五個思維誤區
總經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存在以下思維誤區:
1.重視地位甚過于職責
過分重視自身的地位,而忽略了作為總經理的職責,往往迷戀于行使權力的快感,卻沒有充分發揮統籌全局、制定戰略等總經理應有的作用。
2.重視人氣甚過于負責
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總經理往往會在一些事務的處理上缺少原則和主見,聽憑個別部門的不正常運作,而不能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擔負其全局管理的責任。
3.重視明確職能責任甚過于整體澄清狀況
過于重視明確職能部門的具體責任,而忽略了從整體上澄清狀況,使各部門不能體會全局戰略,達到通力合作的結果。
4.重視和諧甚過于沖突
認為企業管理應和為貴,和諧的環境最為重要,過分執著于避免沖突,往往輕率地消除本應存在的爭議,不能借助差異產生的問題來更好地得出利于全局的戰略。
5.重視是否被挑戰甚過于信賴
過多關注自己的權威是否受到了挑戰,時常注意自己的利益是否被損害,卻常常忽略給予中層管理者和員工應有的信賴,沒有意識到信任他們才更有利于企業內部在利益上達成一致,共同成長。
【自檢2-1】
請您對自己的管理工作進行自我反省,檢查是否存在以上的思維誤區,并作出相應的改正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