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總是避不開的話題,對于許多創業者而言,往往容易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敢問自己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創業到底是為了什么?

有些創業者認為自己創業就是為了獲取財富,創業成功獲取合理合法的財富,無可厚非,但是我從來都沒有看到哪一個創業者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而創業成功的。
互聯網時代的創業熱潮,吸引了眾多創業,但是不要忘了,你拿到多少融資不是你的財富,你拿到多少融資,你將來就要10倍、20倍地還回去,風險投資的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如果大家能夠從銀行貸款的話一定要從銀行貸款,千萬不要拿風投的錢。話又說回來了,作為創業者,你一無所有的時候,銀行是不貸款的,所以沒有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找投資人。所以千萬不要把投資人投資的錢視為你的財富,視為你的成功,投錢給你,你
壓力更大。
大部分創業者在創業的時候,面臨資金和
市場,卻不知如何下手?按常理,大部分創業者會選擇先找資金,再去找
市場。我個人建議,白手起家創業要學會“倒著走路”,應該先從
市場終端尋找合適的項目,再考慮創業的資金來源。
很多人在創業過程中發現,項目很好,也掙錢,但是錢都在賬上,手里一分錢都沒有。面臨這種情況,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項目不要做。一旦你做了,東西是賣出去了,但錢都賒著,這樣做很危險。例如:我有一個朋友,經營一家賓館,賓館效益很好,但是,每個月他不僅不能從賓館拿到錢,還要從家里拿錢貼補賓館的開銷,因為,賓館大部分客人都是簽單。微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不見現錢的生意千萬不要做。
有些創業者認為自己創業是為了自由,我不想朝九晚六打卡,受別人指使,做老板以后我就自由支配我的時間,想什么時候上班就什么時候上班。如果你真是為了自由的話,可以說創業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作為創業者,你在公司必須是最自律的那個人,所有人都可以違反這個公司的制度規定,所有人都可以遲到早退,唯獨你不行,永遠不行。
有些創業者創業只是為了出名,懷著這樣的想法,他們參加各種論壇會議,最終的結果是99%的人確實出名了,結果確被載入商業失敗的案例之中,說某某人拿了風投20億美金5年燒光,項目失敗,然后大家來分析他是怎么失敗的。
如今的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之中,往前看30年,往后看30年,真的沒有人比我們今天更為幸運,機會更大。在這樣的時代之后中創業,單打獨斗終究在不是長久之計,創業成功必須要尋求合伙人。合伙人的選擇一直以來困擾著許多創業者,其實,選擇合伙人也是有訣竅的。
創業合伙人要“價值觀相同”,這是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對同一事物的判斷標準不同,是難以長期共事的。這里要強調的“價值觀”非“性格”,性格可以有所不同,在合作過程中甚至可以取長補短。
有兩個大學生共同創業,經營一家廣告設計公司,其中一個致力于為客戶打造更好的體驗,而另一個則認為只要客戶滿意就好,不想多花力氣?!@就是價值觀不同,他們后來也分道揚鑣。
創業合伙人要“夢想一致”。一個只要安守本分,一個期望做大做強;一個只要做一家店,一個期望廣開連鎖店。一個只想做小雞,一個卻想當老鷹,注定天上地下各自為政。
有兩個朋友打算開
經濟型旅店,相關手續也已基本辦妥。偶然一次交流發現,其中一位希望以這家店為樣本開更多的店,而另一個卻只想經營好這家小店,不想搞得太大。后來兩人再一合計,發現對夢想的追求完全不同。結果,旅館也不開了,草草收場。
創業合伙要找寬容大度的人。畢竟創業這事兒,誰也無法預料將來結果如何,在做決策時往往是基于過往的經驗和當下的信息所做出的最優選擇,雙方勢必會在某些問題處理上產生分歧,甚至出現南轅北轍的觀點。這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都是為了企業更好發展,初衷一致、目的一樣,千萬不能為了一時之爭引起矛盾,這時“寬容大度”在創業的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白手創業的小企業在創業初期,不具備很強的創業能力,也缺少創業經驗,應該從熟悉的行業做起,不要盲目貪大。創業賺錢賺錢必須果斷,學會迅速地審時度勢。成功者往往是持之以恒、埋頭苦干的人,一個專心于目標并致力于此的人,要賺錢就不能怕辛苦,如此則成功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