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原文】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①如來?!狈鹧裕骸绊毱刑幔粢匀嘤^如來者,轉輪圣王②,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③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注釋】
①觀:佛教術語,通過觀察虛妄的表相世界,而達到佛教空諦的智慧。
②轉輪圣王:據說是剎帝利種姓,即位時東方忽現金輪,憑這金輪降伏四方,所以叫轉輪王。
③偈:梵語意譯,又譯頌,四句整齊韻語,用以表達一種對佛法的理解、贊頌。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嗎?須菩提說:可以,可以,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佛說:須菩提,如果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轉輪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種好相,他也就是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說的義趣,如果不見諸相非相,不應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這時,世尊就用偈語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評析】
“法身非相”——不要拜偶像,即使對佛也是如此。這一段通過佛和須菩提的對話,說明不應該執著于“相”的佛家根本道理,即使是佛的三十二種相,也不應該執著,所以標目說“法身非相”,即佛的“法身”不是以“相”來體現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真諦。所以最后佛的偈語說不能以“色”見我,也不能以“音聲”求我,那是“行邪道”,并不能真正認識我。第五品等前文中須菩提說不能以身相見如來,這里卻又說能夠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好像須菩提的覺悟降低了,似有文本悖謬。所以南懷瑾解釋說:“這個問題佛已經提出來好幾次了。須菩提被佛這么一問,又昏起頭來了,我們如果把佛經當作教育法研究,你看這一位大老師大教授,當時的教育法真夠厲害,須菩提明明答對,佛又東教西教,須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錯了。他本來答錯的,佛東教西教,他的答案又變對了,此所謂佛的弟子都叫聲聞眾,跟著佛的聲音受佛的教化?!?/p>
本文來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線翻譯網https://www.ewenyan.com/articles/jgj/27.html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