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上臺后,媒體也被解放了手腳,以前打老虎、明星丑聞肯定是上不了央視新聞的,但現在央視成了所有這些的傳聲筒,還給群眾最真實的事件。央視的每一次曝光,都能引起社會不同等級的“地震”,各路傳播無孔不入。從營銷的角度看這些事件,我們也能從中有不少收獲。我在思考,營銷、廣告、公關的從業人也該從這些事件中獲得哪些啟發?總結了一下,僅供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拍磚討論。
v 啟發總結:
ü 宣傳渠道的多樣化
ü 選對引爆點,話題要有符合用戶口味
ü 方便參與討論
ü 利用信息的對稱性
渠道的多樣化。我們看這些事件,它覆蓋了你所有獲取信息的渠道,新聞客戶端、網頁、微博、微信等等,當某個事件爆發時這些渠道都以刷屏的方式向我們襲來。當然也有人問我們沒有那么強大的資源怎么辦?這時就要依靠市場調研。在確定了一個營銷活動前,就要分析你的用戶分布在哪里,他們的分布也決定了你要選那些渠道宣傳。如果用戶懶,就投放視頻與微視;如果用戶是微博控,微博就是你的主戰場;如果用戶是靦腆低調的微信人群,微信轟炸必不可少;如果用戶是新聞控,那新聞客戶端你就要利用好;等等。選出你的用戶最長呆的道路上,用你的快車帶他們一程,從不同的渠道帶他們到達你的目的地。
選對引爆點,話題符合用戶口味。大家一直強調用戶思維,到底什么是用戶思維?國人現在還處于“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階段”,他們現在還制造不出話題的,現在只有靠做營銷和廣告的人去循序善有,帶領他們玩。但是前提,要讓他們玩的有趣,玩的風生水起,不要是你自己嗨到不行,他們無動于衷。打老虎到明星吸毒,這都符合他們看熱鬧的心態。如果你想推一款食品,你卻在號召大家各種搞文藝,最后只是人鬼殊途。
方便參與討論。營銷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傳播和影響力,當然最終是歸根到銷售。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傳聲筒,如何讓這些傳聲筒都發聲,這就要依靠參與的便捷性。常常微博活動上都是各種條件,“轉發并@三個好友”“轉發說說你的看法”“先關注***賬號,再去微信上參與活動”等等,這些方式都削弱的用戶參與的激情。我們是不是能放開這些條件,讓他們隨意去發酵,只要大方向不偏離,讓他們盡情去造,是不是更好?從用戶角度去想,給他們最便捷的參與方式。例如,看一段視頻就有個途徑讓他們去發聲,做成彈幕視頻讓他們更有討論欲和參與感!
利用信息的對稱性。在信息不對稱的年代里,營銷只能依靠廣告信息的轟炸去加深在用戶心中的印象,現代信息對稱程度變高了,我們該如何利用?我想,信息的對稱性也改變了用戶習慣,他不再單純的相信了,增加了更多辨別和對比,這就要求我們營銷人、廣告人真的是和用戶交朋友,不再是單純的營銷和被營銷的關系。營銷目的可以明確,但營銷活動別那么直接,曲線也是可以達到目的的。直接插入,等到的只是強烈的掙扎。
用戶越來越懶,也越來越聰明,目標也就擺在那里,不升不降,就看你怎么和用戶“臭味相投”了。營銷和廣告人,一起努力吧!不進則退。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