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不僅僅是我們臉上的顏色,還預示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未來,從面色中,我們可以看出人是不是生病了。用心觀察臉部發生的變化,就能找到一些疾病的蛛絲馬跡,及時調養,有助于保健養生、防治疾病。
山西朔州移動全球通大講堂開講,特邀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名中醫,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生專家,被譽為“當代扁鵲”、“色診導師”,世界診斷學科學術的帶頭人王鴻謨教授做客晉中,以《察言觀色、未病先防》為題,傳授如何通過“面色”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五臟的疾病都體現在“臉”上
在王鴻謨教授看來,“色診”是一門既深奧又不那么太難的學問。有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自診,從臉上不同部位的顏色,初步判斷自己的五臟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兩個眉毛之間的印堂這個部位,代表的是肺臟的色部。肺是健康的還是得了病了,得的什么病,這個病是輕是重,都可以通過印堂顯現出來。最好是白里透紅,最忌諱發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別紅也不好,說明有肺熱;發白是血虛或氣虛;發青是血瘀。
兩眼間的位置,代表的是心臟病色。過度的紅就是心火太盛,會引起心煩、失眠,甚至神經失常。如果兩眼間出現了青紫的顏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導致的。王鴻謨講道,中醫的心臟不單單是指血管的,它還指人的神智。中醫的心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推動血行,跟西醫的心是一樣的,還有一個它主神,人的脾氣性格,喜怒愛好皆可看出來。在日常生活中,心寬的人,他兩邊的眼角之間的距離就寬了,反之則窄。
鼻梁代表肝臟病色。王鴻謨指出兩個顴骨的最高點作一個橫線,正好通過你們鼻梁骨的最高位置,上邊是硬的是鼻骨,下邊是軟的是鼻軟骨,就在這個軟硬交界的地方反應我們肝臟。鼻梁骨最高的點如果發紅,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現為易怒、眼睛發紅、月經增多等;出現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膽色、胰色看鼻梁兩旁。肝色的右邊是膽色,這里淡白無華,會氣短乏力,容易驚恐;發紅通常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顏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蟲。肝色左邊是胰色,這里氣色蒼白,是胰腺虛寒,女性易出現腰腹酸沉;顏色青黃,是胰胃不和,多表現為厭食、反酸。
鼻頭代表脾臟病色。王教授特別講道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只要胃氣健在,能吃能喝能把藥消化吸收了,什么病都好治,但是胃氣一敗,百藥難治。如果發紅是脾胃有熱證,就是特別能吃,吃完一會就餓,甚至會得糖尿病;發白就是氣虛;發青是氣滯血瘀,會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此處及兩側如果淡白無華,是消化功能減退的征兆,多半會厭食、飯后腹脹。顏色淡紅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會口干唇裂、大便干燥;顏色過紅是胃火亢盛,出現口臭和牙齦腫痛。
王鴻謨教授告訴大家,臉色的變化雖然是那么的微妙,但是學會對比,就能了解或深或淺的氣色秘密。
養生方法必須持之以恒
王鴻謨教授指出,要想擁有好的氣色健康的體魄,就要學會一些他保養五臟的知識,王講授在講座中,傳授了一些他的秘訣。
肺色調理,可在早晚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呼吸鍛煉,采用腹式呼吸: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來呼吸,能增加肺活量。還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能調理肺氣。當肺有癥狀時,按20分鐘左右,一般就可以得到緩解。還可以服用川貝蒸梨,把梨核挖掉,中間放上川貝,蒸熟后連皮吃,能清肺熱。
心色調理,除了在飲食上少油、少鹽、少脂肪、少吃動物內臟外,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勞宮穴,或用對掌法:雙手合十,然后將手掌根部稍微打開,再慢慢合上但不要合攏,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兩個勞宮穴在相互吸引。練習一段時間后,雙手不接觸,并將距離拉大,常練手掌心相對,能強心健體
脾胃調理,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夠起到滋養的作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王鴻謨還傳授了一個他的調理脾胃的秘訣:揉鼻頭,每次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癥狀。
王鴻謨教授指出,養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關注身體每一點微小的變化,將養生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養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