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快樂嗎?記者昨和“虎爸”深度對話
“虎爸”彭水明和兒子彭衢杭
責任編輯/何欣┃版式設計/張革
怎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快樂嗎?
本報記者昨和“虎爸”深度對話
記者 何欣 文/攝
前幾天,快學網上出現一個帖子,一位家長曬出了兒子上學以來獲得過的榮譽,長長一串,一共94個,涉及輪滑、游泳、跑步、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圍棋、帆船、電子琴、書法、繪畫、陶藝、作文、小號、大镲、表演、電腦、口琴、攝影等二十多項。
全省少兒輪滑賽第八,參加世界輪滑錦標賽、三次橫渡錢塘江、上城區帆船隊隊員、上城區青少年足球隊主力前鋒、電子琴七級、圍棋棋士……孩子拿到任何一項榮譽,都能讓父母足夠自豪,而這個只有11歲的孩子居然拿過這么多,怎么可能?很多人看帖后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這讓人不由得聯想起美國那位“虎媽”。
“虎媽”名叫蔡美兒,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這位華裔母親對兩個女兒施行的是中式家庭的嚴厲管教。為讓大女兒索菲婭每天至少完成90分鐘練琴,“虎媽”就會對女兒說:如果下次你再彈錯一個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茸茸的小動物扔到火里化為灰燼!
她給兩個女兒制定了“十不準”法則,:不準在外過夜,不準和別的小朋友約好一起玩,不準參加學校戲劇表演,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游戲,不準自己選擇課外活動,不準在除體育和戲劇以外的各科不是第一名,不準碰除鋼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任何樂器……
蔡美兒的教育隨筆集《虎媽戰歌》出版后,迅速在歐美引發一場中西方教育方式孰優孰劣的爭論,有人認為她涉嫌“虐待兒童”,是個“暴力女王”,也有人認為她做得對,《華爾街日報》在《中國母親為何更勝一籌?》的評論中說:華人家庭的嚴厲管教讓孩子在美國表現杰出,而西方父母卻在“尊重兒童個性”的口實下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盡管“虎媽”的教育方式引起巨大爭議,但兩個女兒也確實成為了成績全A的“音樂天才”,大女兒索菲婭14歲就在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快學網上這份長得嚇人的“榮譽單”背后,是否也有超級嚴厲的父親,這是不是一個杭州版的“虎爸戰歌”?
彭衢杭的榮譽一覽表(部分)
2006浙江少兒才藝大賽繪畫銅獎
2006杭州市第十三屆才藝大比拼書法銀獎
2006杭州市第十三屆才藝大比拼鍵盤組電子琴銀獎
2006杭州市第十三屆才藝大比拼繪畫銅
2006校藝術節聲樂類三等獎
2006第一學期校活力少年
2006年度第二學期校活力少年
2007浙江省第三屆聯邦杯少兒圍棋大賽優秀棋士
2007浙江省電子琴等級一級
2007杭州市第一屆聯邦小棋圣杯少兒圍棋錦標賽二等獎
2007杭州市聯邦永天杯少兒圍棋大賽第五名
2007上城區第十八屆七色花藝術節童謠比賽優秀獎
2007校第一屆計算能力比賽一等獎
2007校第二屆計算能力比賽二等獎
2007年度年級乒乓球大戰冠軍
2007年度校活力少年
2008國家乒乓球三級運動員
2008中國蘇州輪滑世界杯馬拉松賽紀念獎
2008浙江省第四屆輪滑錦標賽300米第四名、500米第六名
2008首屆長三角休閑運動會速度輪滑1500米第一名、500米第二名
2008年杭州市橫河輪滑俱樂部隊員
2008浙江省電子琴等級叁級
2008中國青少年聯手才藝測評電子琴肆品三星
2008杭州市首屆中小學生陶藝作品大賽優秀獎
2008杭州市中小學生乒乓球錦標賽賽男子丙組單打第八名,團體總分第三名
2008杭州市游泳橫渡錢塘江活動參與紀念獎
2008杭州市第四屆陽光少年候選人
2008現代教育報小記者、《輪滑大戰》發表
2008上城區區級三好學生
2008上城區區級學法標兵
2008上城區小學生乒乓球賽男子丙組第四名
2008校七色花藝術節書法比賽一等獎
2008校春季運動會跳繩第二名、60米短跑第二名
2008校第三屆計算能力比賽三等獎
2008年度第一學期校陽光少年
2008年度第二學期校園藝社優秀學員
2008年度第二學期校陽光少年
2009首屆嘉興國際輪滑馬拉松賽紀念獎
2009浙江省乒乓球、速度輪滑、帆船省注冊運動員
2009浙江省第五屆少兒環湖輪滑邀請賽速度輪滑男子乙組季軍
2009浙江省電子琴等級五級
2009上城區中小學生乒乓球隊隊員
2009杭州市第十七屆運動會乒乓球男子丙組團體季軍、雙打第四名、單打前16名
2009杭州市游泳橫渡錢塘江活動參與紀念獎
2009上城區中小學生祖國在我心中讀書活動小報制作優勝獎
2009上城區第48屆田徑運動會800米第五名、400米第九名
2009學校大隊部大隊委員
2009校春節運動會200米第二名、400米第一名
2009校貿易市場獻愛心活動比賽最佳小志愿者稱號
2009校鼓樂隊大擦手
2009校鼓樂隊小號手
2009上城區19屆藝術節攝影比賽三等獎
2009校陽光少年
2009校文明禮儀示范生
2009校英語書寫之星
2010中國青少年聯手才藝測評電子琴六品一星
2010第十六屆“聯邦杯”文藝大賽電子琴三人演奏銅獎
2010上城區小學生乒乓球賽個人單打乙組季軍、團體第六
2010杭州市速度輪滑隊隊員
2010上城區青少年足球隊隊員
2010杭州市中小學生乒乓球錦標賽團體總分第三名、單打前12名
2010浙江省中小學生乒乓球排名賽前50名
2010上城區第七屆全面運動會圍棋小學組團體第六名
2010杭州市第二屆“尋找乒乓達人”小學生乒乓球比賽男子乙組單打第六名
2010上城區第七屆運動會游泳比賽男子甲組個人自由泳第八名、蛙泳第六名、4X50自由泳接力第四名、團體第七名
2010年上城區“低碳新年我做主”低碳年歷設計比賽三等獎
2010杭州日報杭州網二星級小記者
2010學校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三好學生
2010《探訪美麗的珊瑚家園》在《現代教育報》發表并獲證書
2010年獲得學校音樂口琴優秀獎
2010杭州日報杭州網“尋找米其林”征文大賽三等獎
2010杭州市第六屆陽光少年評選50強
2010世界杯速度輪滑中國公開賽浙江海寧站1000米計時賽第28名、500米計時賽第29名
2010杭州市游泳橫渡錢塘江紀念獎
2010上城區第七屆運動會乒乓球男子甲組團體季軍、單打男子甲組第五名、總分團體第五
2010上城區第七屆運動會田徑比賽800米第十名、400米第十二名、4x100第十名
2010全國校園足球聯賽注冊運動員
2010全國校園足球聯賽杭州賽區學校足球隊隊員
2010學校七彩陽光少年第一批一星級陽光少年
2010浙江省社會藝術水平電子琴七級
2010年上城區水上遠動帆船隊隊員
2010年杭州市星星火炬章
2010年杭州市紅領巾章
2010年上城區“火炬銀獎”少先隊員
2010年浙江省第六屆速度輪滑錦標賽3000米接力亞軍、10000米第八名、1000米第九名
2010年杭州網上城區教育學院附屬小學小記者站學生站長
2010年學校文體節——我型我秀曲藝節目小品《不差錢》出演趙本山獲一等獎
2010上城區第二屆“體育伴我成長”征文獲二等獎
2010-2011全國校園足球聯賽杭州賽區打進總決賽獲第四名
2011年學校二星級七彩陽光少年
2011年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杭州網三星級小記者
2011杭州市校園足球聯賽足球嘉年華第一名
2011浙江省中小學生乒乓球錦標賽(積分排名賽前50名)
2011年速度輪滑全國注冊運動員
2011年校寒假“走街串巷大集合,上城孩子愛家鄉”攝影活動二等獎
2011年學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賽一等獎
2011年學校四好少年
2011年上城區中小學生游泳錦標賽4X50米接力第五名
2011年ZSFL浙江省第二屆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分賽區冠軍
2011年上城區四好少年
2011年上城區小學生籃球賽第六名
2011年全校書畫大賽獲硬筆書法優秀獎
2011年全校書畫大賽獲軟筆書法二等獎
2011年杭州市首屆“東田杯”青少年才藝大賽攝影一等獎
2011校陽光奮進少年
2011年杭州市陽光少年100強
2011杭州市第十七屆中小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書教育活動征文三等獎
2011浙江省紀念建黨90周年征文比賽三等獎
2011年浙江省首屆社團運動會暨浙江省第七屆輪滑錦標賽10000米第八名
2011中國少年報“信誠人壽中信銀行杯”全國理財童星征文大賽優勝獎
2011年杭州市中小學生帆船帆板錦標賽團體第三名、個人Op級帆船賽第四名
2011年杭州市陽光少年50強
2011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總決賽男子甲組一等獎
2011年杭州首屆“尊師杯”少兒書畫大賽毛筆一等獎
2011年世界杯輪滑馬拉松賽42公里完成比賽紀念獎
2011年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星級小記者團小記者
2011年浙江星級小記者評選獲小記者風采獎
2011年全國中小學生暑假安全教育專項活動銅獎
2011年杭州國際全程(42.195公里)馬拉松(輪滑)賽紀念獎
2011年杭州紅領巾通訊社小記者
2011年學校十月主題活動陽光之星
2011年杭州市我的西湖我的家青少年攝影大賽二等獎
2011年浙江省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獲硬筆三級證書
2011學年第一學期校《繪制家庭火災逃生示意圖》優勝獎
2011學年第一學期學校陽光運動少年
2012年上城區中小學生乒乓球錦標賽單打第六名,團體總分第五名
2012ZSFL浙江省第三屆中小學生校園足球聯賽(杭嘉湖賽區)冠軍
2012校首屆足球節“我與足球”征文比賽二等獎
2012上城區小學生籃球賽第五名
2012杭州市中小學生帆船帆板錦標賽團體第七名、個人OP級第五名
2012杭州市少先隊信息工作優秀通訊員
2012校魔方大賽第六名
2012杭州市中小學生足球賽第五名
2012校陽光奮進少年
2012杭州市首屆體育大會速度輪滑300米第五名、500米第五名、體育道德風尚獎。
2012第四次參加杭州游泳橫渡錢塘江活動
2012杭州“海金路德杯”蕭山少兒足球爭霸賽冠軍
2012參加校國防教育實踐活動榮獲優秀標兵獎
2012年浙江省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獲硬筆四級證書
2012建蘭中學初一(11)班體育委員
2012年建蘭英語書法比賽三等獎
2012年建蘭中學運動會800米第三名
2012年建蘭中學運動會4X400米第二名
2012年建蘭中學運動會1500米第一名
2012年浙江省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獲硬筆五級證書
……
注:本版圖片均由彭水明提供
怎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快樂嗎?
本報記者昨和“虎爸”深度對話
為什么兒子學輪滑不怕摔?
學輪滑肯定要摔跤,兒子也不例外,但他摔得多,學得也快,從來沒哭過。
兒子剛學走路時,也經常摔,他奶奶一看到就要馬上去扶。我從來沒有扶過他。我首先告訴他,走路要注意看路,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否則就有可能摔倒。有一次,他一開心忘了看路,結果摔倒了。我媽媽搶著要去抱他,我說,必須讓他自己起來,兒子一看沒人抱,就哭了。我走過去說,你再不起來爸爸腳要踩過來了,他馬上爬起來。我說,首先是你自己沒看路,責任不在大人,其次是你是個小大人,還好意思哭,這可是很難為情的事,連自己爬起來都不會,那以后你一個出去摔倒了就不起來了嗎?萬一有車子軋過來你不就沒有爸爸,媽媽了嗎?你希望這樣嗎?從那以后,他再摔倒就不叫家長了,更不會哭了。
過馬路,我有意識地讓他一個人先過,我在后面觀察他,還故意說爸爸今天不送你了,自己過馬路,實際上我在他后面看著,但他不知道。我發現他已經能很自如地應付就放心了。其實,危險始終伴隨著我們每個人,家長要教他怎么避免危險。
輪滑是兒子學的第一個體育項目,對協調性很有幫助,為他以后學其他項目打了個基礎。
我為什么很早就讓兒子獨立吃飯?
很多人說兒子獨立性很強,這個我是刻意培養的,從小時候吃飯開始的。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家長會,一個家長,穿衣打扮看上去很有文化品味的,她問老師,為什么不教孩子認字數數呢?老師不知道怎么回答。這時候我站起來說,這位家長,請問你的小孩會不會自己吃飯?她說,不會。我說,那怎么辦?她說,當然要人喂了。我問在家里要喂多長時間?她說半個小時。又問老師,班上有多少小朋友,老師說有40個。我說,一個小朋友半個小時,40個小朋友,光喂飯差不多要一天一夜了,還能教什么功課呢?我又問老師,彭衢杭吃飯怎么樣?老師說,很不錯,他除了自己吃,還喂剛才那位家長的小朋友吃飯……
兒子從4歲就會用筷子吃飯了。剛開始不會用,搞得亂七八糟,他奶奶要拿湯匙,我說,不要拿,就讓他用筷子吃!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有學新鮮事物的興趣,可能大人一個舉動就扼殺掉了。用湯匙就像爬,用筷子就像走,他剛剛開始想學走,你又讓他回去爬!
(你覺得遲一點早一點學會用筷子,有那么重要嗎?)
當然重要。我覺得,應該學會的東西,盡早學會,越早越好。你看,他一上幼兒園,老師就表揚他,為什么?不是因為認字多,會數數,比別人多一些生活技能,孩子受表揚,自信心也會有的。
我為什么早早讓他學會叫人?
兒子很早就會叫人了,抱到老家農村去,爺爺奶奶,伯伯叔叔,阿姨姐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叫。
有一次他在學校門口,看到一個穿制服的保安,叫了一聲,保安叔叔好!人家扭頭一看,是個女的。他當時很害羞,我說,沒關系,叫錯了改過來就行了,關鍵是一定要叫。
(學會叫人這么重要嗎?)
打個比方,你對面走來三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叫了你一聲叔叔,你是不是對這個孩子印象深一點?第二天你看到這個孩子被別人欺負,你是不是會上去幫他?他叫一聲叔叔,你可能就會問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上幾年級……叫人是交往的開始,我將來的想法,是想讓兒子能夠獨立在社會上生存的,需要他到哪里,就能迅速和人熟悉起來。
家長不要過于依賴老師和教練
我發現很多家長過于依賴老師和教練,以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就完成任務了,要么管自己回家了,要么在邊上聊天、看報紙,總之從不過問和關心老師、教練教什么,動作要領是什么。只是起到出租車司機的作用。
我呢,兒子學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可以說興趣比孩子還大。自從兒子學乒乓球,我就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乒乓球迷,電視上的乒乓球比賽我幾乎不落下,主持人和嘉賓的講解分析我更是仔細聽,結合兒子訓練和比賽加以運用。
每次訓練課,我肯定第一個到,第一個帶著兒子先練,老師講動作要領時,我仔細聽認真記,特別是老師指出兒子的問題時,我更是牢記在心里,中間休息時,主動和兒子交流,再次把老師教練說的要領講解給他聽。教練要教那么多孩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發現每個孩子的所有問題,家長是一對一,我兒子動作要領和問題糾正上比一般孩子多、準,進步大就理所當然了。雖然我打球早已是兒子的手下敗將,可是每次當我說出兒子存在的問題和改正的方法時,他還是對我心服口服的哦,因為不管怎么說,我們大人的理解接受能力,把握大局能力肯定比他強。
有的家長,孩子打得不好還要罵,其實他罵也罵不到點子上,孩子當然不會服氣,大人在他眼里的形象也毀了。大人懂不懂,其實對孩子的愛好蠻重要的。
昨天上午,記者在西湖區一所小學見到“虎爸”,他陪兒子來打一場乒乓球友誼賽。
“虎爸”——彭水明,戴近視眼鏡,蓄長發,留胡須,穿一件艷紅的運動棉長袍。他說,這件衣服是兒子運動隊發的,太大,他就自己穿起來了。一個冬天穿得最多的就是這件。
他說自己是農村苦孩子出身,父母都是衢州地道的農民(兒子彭衢杭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父母都不識字,他很小就跟著大人下地種田,初中畢業后沒考上中專,干過泥水匠、木匠、鋼筋工……后來當了村里的團干部,得到機會來杭州進修大專,學完又在杭州打拼多年,現在是中央一家媒體駐杭辦負責人,平時自由時間比較多,所以陪兒子訓練的時間也多一些。
和“虎爸”聊起“虎媽”。彭水明說,他知道,但是“虎媽”和他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地方相同,也有很多地方不同。
相同之處,對孩子都很用心,在孩子身上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
不同之處,“虎爸”說,他沒給兒子定很高的目標,也沒想過非要讓他成名,更多是因勢利導,讓他成為一個愛學、好學、多學的兒子,利用小學階段盡量多接觸各種技能,開闊視野,通過各種技能的學習提高他的綜合能力……
“我和虎媽的最大不同,簡單說一句話,我從沒逼他學過任何一樣東西。”
“你搞過體育項目,或者有這方面的特長愛好嗎?”記者問。
“沒有,我和老婆都是一點運動細胞都沒有,游泳我不會、兒子學乒乓球的時候我跟著學了一點點,其他足球籃球輪滑,他會玩的,我沒一項會的……”
一個幾乎沒有遺傳和天分的孩子,如何能掌握這么多運動技能?
彭水明一項一項開始講解。
輪滑 4歲開始
兒子開始學輪滑是4歲。
我住紫花苑,鄰居幾個大的孩子,每天在院子里滑輪滑,兒子每次看到都會停下,盯著看,不肯走,很好奇,很羨慕。我問他,你是不是想學?他說,想。我說,爸爸明天就給你買一雙輪滑鞋。第二天我就去買了,大商場都沒那么小的,我跑到文體用品市場才買到。
兒子很高興,馬上穿上,在屋子里扶著桌子滑。他說,爸爸我怎么老是屁股著地呢?我說這是因為慣性,你腳往前走,身體不動肯定往后摔了。他說怎么能不往后摔?我讓他把腿彎起來身子向前傾,他又說,爸爸我怎么不動了呢……我也答不上來,就上網去查,查到了動作要領再去教他……
后來他滑得有些模樣了,我才讓他到樓下去玩。玩得差不多了,我就讓他自己上街滑,后來他上學,都是自己滑著去的,今天要不是早上時間緊,從復興到城西,我就讓他一個人滑過來……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放心上街滑呢?萬一出危險怎么辦?)
很多家長看我兒子每天輪滑上學回家,也都說,誰家孩子這么危險,這樣的家長真不負責。我心里有數的,危險不危險和孩子大小不成正比,只和會不會成正比,你滑危險,他滑就不危險,只要真正掌握了就很安全。剛開始上街的時候,我都騎自行車跟在旁邊,有時候一只手扶著他,后來看他真正掌握了,才放手讓他一個人去滑。
游泳 三次橫渡錢塘江
兒子開始學游泳,是8歲那年夏天,我給他報了個培訓班,小班,兩個孩子一起學。那天我沒去,老婆帶去的,后來我問老婆學得怎么樣,老婆說,他好像不如另一個孩子。我說不可能啊,他輪滑這么好,沒理由比另一個孩子差。后來我問他,你想不想超過×××,他說想的。我說老師怎么訓練你的?他說一次打水打20下。我說這不行,他也打20下,你也打20下,你怎么能超過他呢,你應該打30下、40下,50下,要多練才行。兒子點點頭,第二天,他就一個人多練,果然,教練夸他進步很快。那一天結束,他就能游30多米了。第七天,就能游300米了。第15天訓練結束,他能游500米。很多孩子學一年兩年也游不了這么多。
學完那天,游泳館里正好貼著橫渡錢塘江的報名啟事。我告訴他,游泳池里會游,不叫真的會游,大江大海里才叫游泳。他說他也想參加,我說,報名資料就要3000米,你現在還達不到,要多練才行。又連續陪他練了五天,第五天,他能游到3000米了,去報名,也通過了。后來又連續兩年參加橫渡。
其實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興趣,能力也沒問題。家長拉一把,就學成了,推一把,就失去了。
乒乓球 和兒子共同學習
兒子學校有個小朋友,他媽媽每天陪他去學校打乒乓球。兒子路過的時候經常要停下來看。我問他,是不是想學,他說想。我說,那我去給你買球拍。球拍買來,他要去打,我說,先不要去,你不會,怎么和人家打,我們先自己練練吧。我就在我們小區乒乓球臺上陪他練,練了半個月,才讓他去和那個孩子打。為什么呢,你想,童言無忌,萬一他和同學一打,人家說他幾句,這么差的,也許他剛剛有的那點好奇和興趣很快就被扼殺了,學的興趣都沒了。
那年夏天,我給他報了個青少年中心的乒乓球培訓班,打的時候,就被望江門小學的甘教練看上了。后來他經常去望江門小學訓練,每周半天。每次我們都提前去,一起幫教練打掃衛生、擺擺桌子,后來教練干脆把乒乓球室的鑰匙給我了——我這人就是這樣,孩子不管學什么,我都跟著學,盡管學不太會,但理論上掌握了,教練不在的時候我也能指導他。后來我們訓練就去得更早了,趁別的孩子沒到,先練一個小時。那一年上城區的中小學乒乓球賽,兒子一下就打進半決賽,后來拿了第四名。當年跟他一起打的幾個孩子,第一輪就淘汰了。
足球 媽媽最早反對
學足球,他媽媽最早是反對的,我怕家庭發生矛盾,就沒有硬堅持。練籃球,他媽媽是高興的,因為聽說籃球可以長個子。兒子籃球打得也不錯,也進校隊了,但是足球還是暗地里很喜歡。后來練上足球,還要感謝他們學校(上城區教育學院附屬小學)的全校長,全校長很年輕,很有思想,也很喜歡體育,經常和我聊一些教育方面的問題。
有一天全校長跟我說,你還是讓彭衢杭練練足球吧,我觀察他在打籃球的時候,眼睛都往足球場那邊看的。我找兒子一問,他也愿意學足球,我就和他商量好,進校足球隊這件事先瞞著媽媽。后來我不斷側面跟他媽媽講踢足球的好處,報紙上有一篇文章《培養純爺們,從足球開始》,我也拿給她看。兒子身體素質好,你想想,學輪滑腿上靈活,學籃球身體靈活,學乒乓球反應快,踢球怎么會踢不好?后來踢出點成績,他媽媽也就答應了。
帆船 是個巧合
很多人奇怪,說彭衢杭怎么練上帆船的?這中間也有個巧合的事。
那天我帶他去打乒乓球,日子記錯了,那天沒練,正好老師要到茅家埠去看看朋友,朋友是那邊帆船隊的教練,我們就一塊兒去看。結果帆船隊教練看上他,說這個小鬼很機靈,可以練練。第一次教練帶他上船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他就要自己開船,教練說,你會都不會,掉水里怎么辦?他說我會游泳,錢塘江都游過,后來他一個人開船出去,到中午時已經開得像模像樣了。
……
注:本版圖片均由彭水明提供
怎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快樂嗎?
本報記者昨和“虎爸”深度對話
為什么兒子學輪滑不怕摔?
學輪滑肯定要摔跤,兒子也不例外,但他摔得多,學得也快,從來沒哭過。
兒子剛學走路時,也經常摔,他奶奶一看到就要馬上去扶。我從來沒有扶過他。我首先告訴他,走路要注意看路,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否則就有可能摔倒。有一次,他一開心忘了看路,結果摔倒了。我媽媽搶著要去抱他,我說,必須讓他自己起來,兒子一看沒人抱,就哭了。我走過去說,你再不起來爸爸腳要踩過來了,他馬上爬起來。我說,首先是你自己沒看路,責任不在大人,其次是你是個小大人,還好意思哭,這可是很難為情的事,連自己爬起來都不會,那以后你一個出去摔倒了就不起來了嗎?萬一有車子軋過來你不就沒有爸爸,媽媽了嗎?你希望這樣嗎?從那以后,他再摔倒就不叫家長了,更不會哭了。
過馬路,我有意識地讓他一個人先過,我在后面觀察他,還故意說爸爸今天不送你了,自己過馬路,實際上我在他后面看著,但他不知道。我發現他已經能很自如地應付就放心了。其實,危險始終伴隨著我們每個人,家長要教他怎么避免危險。
輪滑是兒子學的第一個體育項目,對協調性很有幫助,為他以后學其他項目打了個基礎。
我為什么很早就讓兒子獨立吃飯?
很多人說兒子獨立性很強,這個我是刻意培養的,從小時候吃飯開始的。
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家長會,一個家長,穿衣打扮看上去很有文化品味的,她問老師,為什么不教孩子認字數數呢?老師不知道怎么回答。這時候我站起來說,這位家長,請問你的小孩會不會自己吃飯?她說,不會。我說,那怎么辦?她說,當然要人喂了。我問在家里要喂多長時間?她說半個小時。又問老師,班上有多少小朋友,老師說有40個。我說,一個小朋友半個小時,40個小朋友,光喂飯差不多要一天一夜了,還能教什么功課呢?我又問老師,彭衢杭吃飯怎么樣?老師說,很不錯,他除了自己吃,還喂剛才那位家長的小朋友吃飯……
兒子從4歲就會用筷子吃飯了。剛開始不會用,搞得亂七八糟,他奶奶要拿湯匙,我說,不要拿,就讓他用筷子吃!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有學新鮮事物的興趣,可能大人一個舉動就扼殺掉了。用湯匙就像爬,用筷子就像走,他剛剛開始想學走,你又讓他回去爬!
(你覺得遲一點早一點學會用筷子,有那么重要嗎?)
當然重要。我覺得,應該學會的東西,盡早學會,越早越好。你看,他一上幼兒園,老師就表揚他,為什么?不是因為認字多,會數數,比別人多一些生活技能,孩子受表揚,自信心也會有的。
我為什么早早讓他學會叫人?
兒子很早就會叫人了,抱到老家農村去,爺爺奶奶,伯伯叔叔,阿姨姐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叫。
有一次他在學校門口,看到一個穿制服的保安,叫了一聲,保安叔叔好!人家扭頭一看,是個女的。他當時很害羞,我說,沒關系,叫錯了改過來就行了,關鍵是一定要叫。
(學會叫人這么重要嗎?)
打個比方,你對面走來三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叫了你一聲叔叔,你是不是對這個孩子印象深一點?第二天你看到這個孩子被別人欺負,你是不是會上去幫他?他叫一聲叔叔,你可能就會問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上幾年級……叫人是交往的開始,我將來的想法,是想讓兒子能夠獨立在社會上生存的,需要他到哪里,就能迅速和人熟悉起來。
家長不要過于依賴老師和教練
我發現很多家長過于依賴老師和教練,以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就完成任務了,要么管自己回家了,要么在邊上聊天、看報紙,總之從不過問和關心老師、教練教什么,動作要領是什么。只是起到出租車司機的作用。
我呢,兒子學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可以說興趣比孩子還大。自從兒子學乒乓球,我就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乒乓球迷,電視上的乒乓球比賽我幾乎不落下,主持人和嘉賓的講解分析我更是仔細聽,結合兒子訓練和比賽加以運用。
每次訓練課,我肯定第一個到,第一個帶著兒子先練,老師講動作要領時,我仔細聽認真記,特別是老師指出兒子的問題時,我更是牢記在心里,中間休息時,主動和兒子交流,再次把老師教練說的要領講解給他聽。教練要教那么多孩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發現每個孩子的所有問題,家長是一對一,我兒子動作要領和問題糾正上比一般孩子多、準,進步大就理所當然了。雖然我打球早已是兒子的手下敗將,可是每次當我說出兒子存在的問題和改正的方法時,他還是對我心服口服的哦,因為不管怎么說,我們大人的理解接受能力,把握大局能力肯定比他強。
有的家長,孩子打得不好還要罵,其實他罵也罵不到點子上,孩子當然不會服氣,大人在他眼里的形象也毀了。大人懂不懂,其實對孩子的愛好蠻重要的。
昨天上午,記者在西湖區一所小學見到“虎爸”,他陪兒子來打一場乒乓球友誼賽。
“虎爸”——彭水明,戴近視眼鏡,蓄長發,留胡須,穿一件艷紅的運動棉長袍。他說,這件衣服是兒子運動隊發的,太大,他就自己穿起來了。一個冬天穿得最多的就是這件。
他說自己是農村苦孩子出身,父母都是衢州地道的農民(兒子彭衢杭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父母都不識字,他很小就跟著大人下地種田,初中畢業后沒考上中專,干過泥水匠、木匠、鋼筋工……后來當了村里的團干部,得到機會來杭州進修大專,學完又在杭州打拼多年,現在是中央一家媒體駐杭辦負責人,平時自由時間比較多,所以陪兒子訓練的時間也多一些。
和“虎爸”聊起“虎媽”。彭水明說,他知道,但是“虎媽”和他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地方相同,也有很多地方不同。
相同之處,對孩子都很用心,在孩子身上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
不同之處,“虎爸”說,他沒給兒子定很高的目標,也沒想過非要讓他成名,更多是因勢利導,讓他成為一個愛學、好學、多學的兒子,利用小學階段盡量多接觸各種技能,開闊視野,通過各種技能的學習提高他的綜合能力……
“我和虎媽的最大不同,簡單說一句話,我從沒逼他學過任何一樣東西。”
“你搞過體育項目,或者有這方面的特長愛好嗎?”記者問。
“沒有,我和老婆都是一點運動細胞都沒有,游泳我不會、兒子學乒乓球的時候我跟著學了一點點,其他足球籃球輪滑,他會玩的,我沒一項會的……”
一個幾乎沒有遺傳和天分的孩子,如何能掌握這么多運動技能?
彭水明一項一項開始講解。
輪滑 4歲開始
兒子開始學輪滑是4歲。
我住紫花苑,鄰居幾個大的孩子,每天在院子里滑輪滑,兒子每次看到都會停下,盯著看,不肯走,很好奇,很羨慕。我問他,你是不是想學?他說,想。我說,爸爸明天就給你買一雙輪滑鞋。第二天我就去買了,大商場都沒那么小的,我跑到文體用品市場才買到。
兒子很高興,馬上穿上,在屋子里扶著桌子滑。他說,爸爸我怎么老是屁股著地呢?我說這是因為慣性,你腳往前走,身體不動肯定往后摔了。他說怎么能不往后摔?我讓他把腿彎起來身子向前傾,他又說,爸爸我怎么不動了呢……我也答不上來,就上網去查,查到了動作要領再去教他……
后來他滑得有些模樣了,我才讓他到樓下去玩。玩得差不多了,我就讓他自己上街滑,后來他上學,都是自己滑著去的,今天要不是早上時間緊,從復興到城西,我就讓他一個人滑過來……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放心上街滑呢?萬一出危險怎么辦?)
很多家長看我兒子每天輪滑上學回家,也都說,誰家孩子這么危險,這樣的家長真不負責。我心里有數的,危險不危險和孩子大小不成正比,只和會不會成正比,你滑危險,他滑就不危險,只要真正掌握了就很安全。剛開始上街的時候,我都騎自行車跟在旁邊,有時候一只手扶著他,后來看他真正掌握了,才放手讓他一個人去滑。
游泳 三次橫渡錢塘江
兒子開始學游泳,是8歲那年夏天,我給他報了個培訓班,小班,兩個孩子一起學。那天我沒去,老婆帶去的,后來我問老婆學得怎么樣,老婆說,他好像不如另一個孩子。我說不可能啊,他輪滑這么好,沒理由比另一個孩子差。后來我問他,你想不想超過×××,他說想的。我說老師怎么訓練你的?他說一次打水打20下。我說這不行,他也打20下,你也打20下,你怎么能超過他呢,你應該打30下、40下,50下,要多練才行。兒子點點頭,第二天,他就一個人多練,果然,教練夸他進步很快。那一天結束,他就能游30多米了。第七天,就能游300米了。第15天訓練結束,他能游500米。很多孩子學一年兩年也游不了這么多。
學完那天,游泳館里正好貼著橫渡錢塘江的報名啟事。我告訴他,游泳池里會游,不叫真的會游,大江大海里才叫游泳。他說他也想參加,我說,報名資料就要3000米,你現在還達不到,要多練才行。又連續陪他練了五天,第五天,他能游到3000米了,去報名,也通過了。后來又連續兩年參加橫渡。
其實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興趣,能力也沒問題。家長拉一把,就學成了,推一把,就失去了。
乒乓球 和兒子共同學習
兒子學校有個小朋友,他媽媽每天陪他去學校打乒乓球。兒子路過的時候經常要停下來看。我問他,是不是想學,他說想。我說,那我去給你買球拍。球拍買來,他要去打,我說,先不要去,你不會,怎么和人家打,我們先自己練練吧。我就在我們小區乒乓球臺上陪他練,練了半個月,才讓他去和那個孩子打。為什么呢,你想,童言無忌,萬一他和同學一打,人家說他幾句,這么差的,也許他剛剛有的那點好奇和興趣很快就被扼殺了,學的興趣都沒了。
那年夏天,我給他報了個青少年中心的乒乓球培訓班,打的時候,就被望江門小學的甘教練看上了。后來他經常去望江門小學訓練,每周半天。每次我們都提前去,一起幫教練打掃衛生、擺擺桌子,后來教練干脆把乒乓球室的鑰匙給我了——我這人就是這樣,孩子不管學什么,我都跟著學,盡管學不太會,但理論上掌握了,教練不在的時候我也能指導他。后來我們訓練就去得更早了,趁別的孩子沒到,先練一個小時。那一年上城區的中小學乒乓球賽,兒子一下就打進半決賽,后來拿了第四名。當年跟他一起打的幾個孩子,第一輪就淘汰了。
足球 媽媽最早反對
學足球,他媽媽最早是反對的,我怕家庭發生矛盾,就沒有硬堅持。練籃球,他媽媽是高興的,因為聽說籃球可以長個子。兒子籃球打得也不錯,也進校隊了,但是足球還是暗地里很喜歡。后來練上足球,還要感謝他們學校(上城區教育學院附屬小學)的全校長,全校長很年輕,很有思想,也很喜歡體育,經常和我聊一些教育方面的問題。
有一天全校長跟我說,你還是讓彭衢杭練練足球吧,我觀察他在打籃球的時候,眼睛都往足球場那邊看的。我找兒子一問,他也愿意學足球,我就和他商量好,進校足球隊這件事先瞞著媽媽。后來我不斷側面跟他媽媽講踢足球的好處,報紙上有一篇文章《培養純爺們,從足球開始》,我也拿給她看。兒子身體素質好,你想想,學輪滑腿上靈活,學籃球身體靈活,學乒乓球反應快,踢球怎么會踢不好?后來踢出點成績,他媽媽也就答應了。
帆船 是個巧合
很多人奇怪,說彭衢杭怎么練上帆船的?這中間也有個巧合的事。
那天我帶他去打乒乓球,日子記錯了,那天沒練,正好老師要到茅家埠去看看朋友,朋友是那邊帆船隊的教練,我們就一塊兒去看。結果帆船隊教練看上他,說這個小鬼很機靈,可以練練。第一次教練帶他上船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他就要自己開船,教練說,你會都不會,掉水里怎么辦?他說我會游泳,錢塘江都游過,后來他一個人開船出去,到中午時已經開得像模像樣了。
……
彭衢杭體育方面這么棒,就要花很多時間在訓練上,現在他學習成績怎么樣?
彭水明說,兒子的成績,在全年級一般都在前10名,從來沒掉出過20名以后。還是學校小記者團的負責人。放學以后經常要去訓練,所以學習基本上都是在學校里完成的。
“我也經常跟他講,你現在要發展這么多興趣愛好,爸爸都支持你,但是你學習的事一定要做好,在聽講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他答應我了,也是這么做的,現在他應該是他們學校里,花時間在學習上最少的學生了吧。”
你覺得現在兒子快樂嗎?
“這么說吧,所有的訓練項目都是他自己喜歡的,如果不讓他去,他會很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