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之路——林威威職業轉型記》(連載-10)
第二章:厲兵秣馬
(課程主體——豬肚)
下午1:30分,橙衣美女宣布課程準時開始。李語堂老師精神抖擻地走上講臺,他首先帶領全體學員做了一個驅逐疲勞、放松身心的小游戲,然后就開始了下午的課程內容。
李語堂老師說:“今天上午我們主要學習了課程的開場和課程的結尾,大家認為關于課程結構部分,我們還有哪塊應該重點學習?”
“課程主體。”一穿著時髦的女學員自信地回答道。
“對,那么接下我們學習第三個核心模塊——課程主體。”李語堂老師說,“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作為培訓師,學員們走進我們的課堂的目的什么?”
“聽課。”
“學知識。”
“交朋友,賺人脈。”
“挑戰老師。”有人甚至回答道。
……
大家七嘴八舌。
李語堂老師說:“剛才大家說的都沒有錯,當然專門來‘挑戰老師’的學員應該是少之又少的,除非是他錢多得沒地方花或吃飽了飯沒事干。相信我們今天的課堂上不會有這樣的學員!”
大家哄堂一笑。
李語堂老師接著說:“對絕大部分學員來說,他們主要是來學習知識的,而我們知道,知識主要蘊含在課程的主體之中;因此課程主體內容的設計和演繹就顯得尤為重要。”
李語堂老師喝了一口水,繼續口吐蓮花:“課程的主體,內容應該充實、豐富,能讓學員充分理解和掌握與課程主題相關的知識點或技能技巧;另外,對課程主體內容的呈現手法也應該多種多種,這些呈現手法能很好地為學員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或技能技巧提供服務。”
“李老師,有沒有一些培訓課程,只是一種理論或知識的宣導,不需要學員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上午發言的眼鏡妹問道。
“您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當然有。”李語堂老師停頓了幾秒鐘,接著說,“嚴格來說,這種課程就不叫做培訓。”
“那叫什么?”眼鏡妹繼續追問道。
“叫演講。”李語堂老師回答道。
“老師,那培訓和演講有什么區別呢?”上午發言的西裝哥在眼鏡妹之后追加了一個問題。
“演講往往是單向傳遞信息,重在老師自身的‘表演’和‘講解’;而培訓則是雙向互動性溝通,重在讓學員掌握知識和技能。因此演講一般用在知識普及或理念傳達上,而培訓則更多用于技能的傳遞和能力培養上。演講的主體是在演講者本人身上,而培訓的主體是在聽課的學員身上。”
“老師,那演講容易些,還是培訓容易些?”勇敢哥發言問道。
“很難說演講容易還是培訓容易,因為演講和培訓對老師的能力和素質要求是不同的;演講對老師的口才和課堂呈現技巧(即讓學員愛聽)要求較高,而培訓對老師的知識功底和知識傳遞技巧(即讓學員理解和掌握)要求較高。我們本次課程的重點是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何當好培訓師。”
林威威還是第一次聽說演講和培訓是不同的,原來他一直以為是一回事!
“老師,那如何讓課程的主體內容更加充實而豐富呢?”一長發妹妹舉手問道。
“要讓課程的主體內容充實而豐富,就要求培訓師做到兩個方面,一是培訓師只講自己最擅長的課程,二是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準備。”
這不由得讓林威威回憶起郝韻老師之前和自己說過有些培訓老師的課程有好幾十門之多這一事情來。林威威想,這樣的培訓老師如果要把自己的課程內容設計得充實而豐富估計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大部分課程主題并不是他們所擅長的。
“因此,培訓師一定要正確地完成自己的職業定位,講自己最擅長的課程,切忌五花八門,沒有定位,沒有重心。關于如何進行課前備課準備,我們在后面的課程中會有相應的模塊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李語堂老師補充道。
看樣子,英雄所見略同啊!李語堂老師的見解和郝韻老師的觀點不謀而合!
是的,我以后就圍繞項目管理這一主要領域把它做深、做透!林威威在心里給自己敲了一下警鐘。
“有誰知道我接下來要講什么?”李語堂老師發問道。
“老師,如果我沒判斷錯誤,您接下來應該講如何呈現課程的主體內容。”時髦妹搶答道。
“是的,我們前面提到過,課程主體,一是內容要充實而豐富,二是呈現手法要充實而豐富。剛才我們探討了課程內容,接下來我們探討呈現手法。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10分鐘后,各組派代表向大家報告你們這組總結出來的課程呈現的手法。”
10分鐘后,六個小組的代表依次匯報了本小組總結出來的課程呈現的手法,李語堂老師總結大家的智慧后,說:“大家都很認真,總結得很好。一般來說,課程呈現的主要手法有主動提問、圖片展示、案例分析、觀看影片、幽默笑話、老師示范、學員演練、組織游戲、現場測試、角色扮演等十種方式。我們把這十種方法稱為課程呈現十劍客。這些課程呈現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學員們的注意力,讓大家參與其中,從而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這十種方式不是每次課程都需要全部用到,而是要根據課程本身的需要來進行靈活選用。”李語堂老師從講臺上走了下來,繼續和大家說道,“這十種方法中,用得最多的是主動提問。”
的確,林威威回憶到,從上午上課到現在,李語堂老師給大家提出了很多問題。
“那現在我就和大家重點探討一下主動提問這種課程呈現手法,其它九中手法請大家留意我們后續課程中的相關環節和內容。” 李語堂老師說,“問題可以分為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林威威,請你提一個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
“李老師,您吃中飯了嗎?李老師,您中午吃了什么?前面那個問題是封閉式問題,后面那個問題是開放式問題。”林威威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沒錯,剛才林威威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封閉式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是指問題的答案是事先已經設計好了的,問題回答者只能從已經設計好的答案中進行選擇;開放式問題是指問題的答案事先并沒有設計好,問題回答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回答。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提封閉式問題或提開放式問題,但應該以提開放式問題為主,這樣可以提高學員參與課程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另外,提問的方法可以分為上堆、下切和平行三種。” 李語堂老師進一步補充道。
此時,林威威看到全體同學都把求知若渴的目光投向了老師,看樣子,大家都和自己一樣,對“上堆、下切和平行”比較陌生,都想從老師的身上得到答案。
“您喜歡我講授的《TTT培訓師培訓技能提升》這一課程嗎?” 李語堂老師把問題拋給了西裝哥。
“不喜歡。”看得出來,西裝哥是故意這樣回答的。
“那您喜歡什么培訓課程?”李語堂老師說,“我現在追問的就是一個平行的問題。”
“您為什么不喜歡我講授的《TTT培訓師培訓技能提升》這一課程?現在問的就是一個下切的問題。”
“我怎樣講授才能讓您喜歡《TTT培訓師培訓技能提升》這一課程呢?老師,這就是一個上堆的問題,對嗎?”西裝哥大聲問道。
“是的,您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就是上堆的問題。”
“老師,我剛才回答說不喜歡您的課程,是我故意的。您的課程講得如此通俗、生動而有趣,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歡!”西裝哥補充道。
此時,學員們給李語堂老師報以了熱烈的掌聲,掌聲代表大家的看法與西裝哥是一致的。
掌聲過后,李語堂老師問道:“現在,有誰能再用兩個字來形容一下課程的主體內容?”
“老師,豬肚。”眼鏡妹成竹在胸。
“Very good!”李語堂老師給眼鏡妹豎起了大拇指,“是的,課程主體內容應該像豬的肚子那樣充實而豐富。”
此時,又到了下午課程的茶歇時間。(未完待續)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