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電腦施崇棠董事長說「其實過去的成功,埋下未來失敗的種子」
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傾全力在尋找解藥,我相信「創新」是最好的良藥。只是很多人都誤認為創新只有大企業才能做。在我多年輔導創新的經驗來看,就算是幾個人的小公司,只要用對一招創新方法,就可以讓你脫胎換骨,成為公司的英雄。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前陣子出席天下經濟論壇,他指出臺灣產業的現狀是「小R大D」(輕研究、重發展),陷入淺碟型技術創新的困境,需產、官、學合作改善。
施崇棠董事長以「臺灣品牌之路—創新突圍」發表演講,指出過去半個世紀,臺灣與大陸先后創下經濟奇跡,彰顯華人勤奮、靈活、追求成功的特質,但也容易流于短視近利,缺乏全面系統性的創新能力。
施崇棠董事長表示,臺灣與大陸最近都面臨產業轉型的挑戰,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背后,地方政府過度投資,導致負債過高,臺灣過去引以為傲的代工制造(OEM、ODM)模式遭遇瓶頸,下一個十年必須創新突圍。
「其實過去的成功,埋下未來失敗的種子。」施崇棠說,輝煌的成功可能是另一種毒藥,過去微軟、英特爾主導的個人計算機時代,臺廠只需做規格導向的創新,失去了全面創新的能力,陷入了小R(Research,研究)大D(Development,發展)、淺碟型的技術創新困境。
如何透過全面性的創新力,來迎接這場科技新賽局,需要更有系統結構的創新智慧。這在之前施崇棠董事長幫我們AIM俐鉅創新公司出版的新書「精益系統性創新」的推薦序上已經強調系統性創新的重要性,衷心期待從「亞州制造」到「亞洲創造」的輝煌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