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教育路線上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同時,國際化教育路線中,家長與學校實際也在持續探索這部分的內容。當中國孩子最終要走出去留學,中國傳統文化反而將成為奠定其身份認同的根基。
中國傳統文化要怎么學?這就成了一個擺在所有中國孩子面前的一個問題。正因如此,“爸爸真棒”記者借著全民討論傳統文化該不該“被高考”的熱度,專程去拜訪著名學者鮑鵬山,請他去談:為什么讀經典,如何讀經典。在他看來,經典從《論語》始,《三字經》、《弟子規》都不在經典范圍。《論語》才是中國孩子應該從小熟讀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認為《論語》納入高考考核范圍是一件好事,一個民族的經典本來就該由國家層面去推廣。同時,他也給了我一個“顛覆”認知的觀點:我們熱衷于讓孩子“打基礎”的唐詩,反而不適合用來啟蒙,而是在孩子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適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