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似乎又是老調重談,前面基本素質上不是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嗎?作為一個從事模塊任務的程序員,他需要對他所面對的特定功能模塊的復用性進行考慮,而作為一個系統分析人員,他要面對的問題復雜的多,需要對整體系統按照一種模塊化的分析能力分解為很多可復用的功能模塊和函數,并針對每一模塊形成一個獨立的設計需求。舉個例子,好比是汽車生產,最早每輛汽車都是獨立安裝的,每個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來不一樣了,機器化大生產了,一個汽車廠開始通過流水線來生產汽車,獨立部件開始具有一定的復用性,在后來標準化成為大趨勢,不同型號,品牌甚至不同廠商的汽車部件也可以進行方便的換裝和升級,這時候,汽車生產的效率達到最大化。軟件工程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成熟的軟件行業,在一些相關項目和系統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隨意換裝的,比如微軟的許多桌面軟件,在很多操作模塊(如打開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復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塊,而這些接口又通過一些類庫提供給了桌面應用程序開發者方便掛接,這就是復用化的模塊設計明顯的一個佐證。 將一個大型的,錯綜復雜的應用系統分解成一些相對獨立的,具有高度復用性的,并能僅僅依靠幾個參數完成數據聯系的模塊組合,是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合適的項目設計方法,清晰的流程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