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崛起
羅援自稱“理性鷹派”,認為中國軍人有參政議政的權利,他從“四觀”包括時代觀、威脅觀、戰爭觀、歷史觀全面論證了所謂“鷹牌”和“鴿派”在觀點上的分歧。
解放軍少將、中國戰略文化促進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
蘇格在演講前首先表明中國其實并不存在所謂“鴿派”、“鷹派”之分,根本目標都是捍衛國家利益,他在演講中先細數新中國外交政策歷史沿革,認為“韜光養晦”的戰略為我國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機遇期,經受住了種種考驗,是符合特定歷史環境的正確決策,同時他指出當前國際背景深刻變化,敵友劃線相對模糊。
張睿壯在演講中提出當前國際格局下中國應當”韜光養晦“,避免鋒芒畢露,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警覺。同時他提出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一快一慢“,美國應當更快適應國際格局的新變化,中國也有慢下來,不能急于在當前展露鋒芒。
唐世平認為,大戰略需要很多中層戰略作為支撐,中美之間雖存在結構性矛盾但并不意味著必有一戰。
最后出場的馮玉軍教授制定大戰略就是要構建科學的認知體系,中國大戰略的核心在于智慧,需要進一步豐富我們的戰略手段,提升我們戰略智慧,培養我們的戰略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