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管理的濃縮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溝通。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企業管理都離不開溝通。
1. 霍桑效應:1)讓員工將自己心中的不滿發泄出來
2)由于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
提出者: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
點 評:1)社會心理學家所說的“霍桑效應”也就是所謂“宣泄效應”。霍桑工廠是美國西部電器公司的一家分廠。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廠請來包括心理學家在內的各種專家,在約兩年的時間內找工人談話兩萬余人次,耐心聽取工人對管理的意見和抱怨,讓他們盡情地宣泄出來。結果,霍桑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種奇妙的現象就被稱作“霍桑效應”。
2)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進駐西屋(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他們的初衷是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他們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六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在七個階段的試驗中,支持人不斷改變照明、工資、休息時間、午餐、環境等因素,希望能發現這些因素和生產率的關系——這是傳統管理理論所堅持的觀點。但是很遺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變,試驗組的生產來效率一直上升。
歷時九年的實驗和研究,學者們終于意識到了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更有自身主觀上的激勵,從而誕生了管理行為理論。就霍桑試驗本身來看,當這六個女工被抽出來成為一組的時候,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試驗的對象,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有一所國外的學校,在入學的時候會對每個學生進行智力測試,以智力測驗的結果將學生分為優秀班和普通班。結果有一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年之前入學的一批學生的測驗結果由于某種失誤被顛倒了,也就是說現在的優秀班其實是普通的孩子,而真正聰明的孩子卻在普通班。但是這一年的課程成績卻如同往年一樣,優秀班明顯高于普通班,并未出現異常。原本普通的孩子被當作優等生關注,他們自己也就認為自己是優秀的,額外的關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鴨真的成了白天鵝。
2. 杰亨利法則:運用坦率真誠的溝通方式
提出者:
點 評:在企業里,人際的溝通是無可避免的,溝通問題也同樣無可避免,開放、真誠、坦率是人際關系中的重要元素,是促進溝通渠道暢通的有效保證。
3. 溝通的位差效應: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
提出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
點 評:溝通的位差效應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他們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級知道并正確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平行交流是一種以平等為基礎的交流。為試驗平等交流在企業內部實施的可行性,他們試著在整個企業內部建立一種平等溝通的機制。結果發現,與建立這種機制前相比,在企業內建立平等的溝通渠道,可以大大增加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協調溝通能力,使他們在價值觀、道德觀、經營哲學等方面很快地達成一致;可以使上下級之間、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形成較為對稱的流動,業務流、信息流、制度流也更為通暢,信息在執行過程中發生變形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
4. 威爾德定理:有效的溝通始于傾聽
提出者: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
點評:說的功夫有一半在聽上。一問一答之間就可以受益無窮。在企業內部,傾聽是管理者與員工溝通的基礎。但在現實中很多人并沒有真正掌握“聽”的藝術。
5. 踢貓效應:不對下屬發泄自己的不滿
提出者:
點評:是人與人之間的泄憤連鎖反應。
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務,許諾自己將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報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時間,為了不遲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后還是誤了時間。這位老董憤怒之極,回到辦公室時,為了轉移別人的主意,他將銷售經理叫到辦公室訓斥一番。銷售經理挨訓之后,氣急敗壞地走出老董辦公室,將秘書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并對他挑剔一番。秘書無緣無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氣,就故意找接線員的茬。接線員無可奈何垂頭喪氣何地回到家,對著自己的兒子大發雷霆。兒子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痛斥之后,也很惱火,便將自己家里的貓狠狠地踢了一腳。
6. 雷鮑夫法則:認識自己和尊重他人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雷鮑夫。
點評:在你著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時要牢記我們語言中經常使用“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 你干了一件好事 / 你的看法如何 / 咱們一起干 / 不妨試試 / 謝謝您 / 咱們 / 您。”它會讓你事半功倍。
7. 特里法則: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提出者:美國田納西銀行前總經理L·特里
點評:正視錯誤,你會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
誰都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腦子里往往會出現想隱瞞自己錯誤的想法,害怕承認之后會很沒面子。其實,承認錯誤并不是什丟臉的事。反之,在某種意義上,它還是一種具有"英雄色彩"的行為。因為錯誤承認得越及時,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補救。而且,由自己主動認錯也比別人提出批評后再認錯更能得到別人的諒解。更何況一次錯誤并不會毀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會阻礙的,是那不愿承擔責任,不愿改正錯誤的態度。
勇于承認錯誤和失敗也是企業生存的法則。市場不是兩軍對壘的戰場,企業不是軍隊。承認失敗,企業可以避免更大的市場損失,可以重新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也就可以重新取得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