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論語》的最后一章里,孔子提出人要“三知”,即“知命”、“知禮”、“知言”,可謂是人生至理名言。
《論語》從學習的三個階段開始,以要達到“三知”的境界終篇,是大有深意的。實際是講述人生在道德知識與品行全面成長的整個過程。學習是起步階段,是人生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當然這種學習包括讀書學習與社會實踐的學習。學習的最后境界便是“知命”、“知禮”、“知言”,而“知命”排在第一位。那么,孔子這里的“知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先看看原文 《論語?堯曰》最后一章,也是全書最后一章:
【原文】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翻譯】
孔子說:“不懂得命運,就沒有辦法當君子;不知道禮制,就沒有辦法在社會立足;不能洞察語言,就沒有辦法判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