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文字產(chǎn)生以前的遠古時代,伏羲氏“一畫開天”,創(chuàng)立“八卦”。所謂“八卦”,就是“乾、坤、坎、離、艮、兌、震、巽”。
《易經(jīng)》中的“巽為風,為木。入也。蓋以巽是象風之卦,風行無所不入。”“坎為水,水長流不滯”。《易經(jīng)》之“巽、坎”兩卦,正是其后“風水”之濫觴。
《易經(jīng)》中所講的“風水”,即“風生水起”之意。“風(空氣)和水(水源)之間相互生助,相互變化”。自然界超微粒子和磁場對人體,會產(chǎn)生明顯的正負影響。任何物質都會產(chǎn)生作用于人體的超微粒子和磁場,這些能量也可以隨著自然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也可隨著人體自身的磁場信息的變化而改變。這些物質能量信息可以使我們身體健康長壽、心情愉悅、思維敏捷;亦可使人的思維遲鈍、精神恍惚,甚至可致使人多病多災……。因此,要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幸福,身體健康,就應遵循“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的風水四個原則。正如《易經(jīng)》所言“順為體,以容入為用”。
滾滾東流水,是自然形成的,不可為了某些局部利益而將它改道或是填堵,正所謂因勢利導,才是順應自然。像幾十年前的填河為地的“運動”,人為將青山隱隱、流水迢迢的自然破壞殆盡,受害的只能是我們自身。可以說在現(xiàn)代生活中,如何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施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措施,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