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海,李發海講師,李發海聯系方式,李發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發海:善人-之化性談
    2016-01-20 49182
    不怨人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么?必須反過來,能施舍的,才能了人間債,盡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覺悟的就是佛。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藥。人若能反省,找到自己的毛病,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明白對待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當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甭管別人看得起看不起!只是一個不怨人,就活得自在?,F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帳。算起來,不是后悔,就是抱怨,哪能不生病呢?

      “不怨人”三個字,妙到極點啦!

      不生氣,不上火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氣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氣火就都消了。

      上火是“龍呤”,生氣是“虎嘯”,人能降伏住氣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您,您別生氣,若是生氣,氣往下行變成寒;有事逼您,您別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變為熱,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龍伏虎”。能降伏住,它就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稟性(怒、恨、怨、惱、煩,又稱脾氣稟性)用事,鬼來當家。因為生氣、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給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來了;邪念一起,鬼就到??上в行┤硕疾豢嫌?,甘愿遇惡鬼!

      火是由心里生的,心一動就生火。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該有多么輕快!

      動性(耍脾氣)是火,心里生氣才是氣。佛說“七處心燈”,我說不如掐死一頭。煩心一死,道心自生;惱心一動,道心自滅,爭貪的念頭就生出來了。因爭生氣,因貪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就是富貴,也沒樂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說把煩惱心掐死,多么省事!認他人優點,識自己錯誤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心里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看他人優點是“聚靈”,找他人毛病是“收贓”?!熬垤`”是收陽光,心里溫暖,能夠養心;“收贓”是存陰氣,心里陰沉,就會傷身。人人都有優點,正面找不著,從反面上找。所以我說,認人優點是“暖心丸”,到處有緣,永無苦惱。認人優點是真金,要想看人優點,就得以志為根,在沒有絲毫的優點里;在忍無可忍時,還能忍得住,就是“大義參天”。

      認識自我錯誤生智慧水。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

      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內的事,人世間不安定,咱們哪能沒有錯誤?錯誤到處都有,低頭也有、抬頭也有、睜眼也有、閉眼也有。看妻子不好是低頭錯誤,看老人不對是抬頭錯誤,看別人不對是睜眼錯誤,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閉眼錯誤。依我說,有不明白的道、不會做的事,都是錯誤。人要能找著本分,才知道毛病。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那才是真正的錯誤。要能把自我的錯改了,自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承認錯誤生智慧水,勝服“清涼散”,閉上地獄門;看他人優點生響亮金,勝用“暖心丸”開了天堂路。

      五行性

      我所講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個字代表來說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不服人是陰木,好爭理是陰火,好怨人是陰土,好分辯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像裝物盆似的,里面有什么,就裝什么。《太上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點也不錯。所以我說,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爭理,偏二土的欺人,偏于金的傷人,偏于水的煩人,偏于木的頂撞人。能化除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鳴牙痛、癱瘓中風。陰火性人,急躁、爭理、喜虛榮、愛面子、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顛狂、喑啞疔瘡。陰土性人,蠢笨蠻橫,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傷脾,膨悶脹飽、腹痛吐瀉、虛弱氣短。陰金性人,殘忍嫉妒、虛偽好辯,好惱人,惱人傷肺,氣喘咳嗽,肺癆咳血。陰水性人,愚魯遲鈍、多憂多慮,好煩人,煩人傷腎,腰腿酸痛,遺精陽萎。所以說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我說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樣的。生怒氣(木)便是殺;沉迷于生活享受(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貪杯無度(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真木是佛是根(木性仁慈),真(陽)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時達務,能化萬物,不為萬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他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能看他人優點,看他人優點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有義氣,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創萬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認識錯誤,認識錯誤生智慧水,性柔和,能養萬物。人如果得不到真五行,固執稟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當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莊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讀書人。

      前生好打獵或殺害生靈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謊的,今生金性就強;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達天時就是陽火;信因果就是陽土;看他人優點是陽金;承認自己錯誤是陽水;能忍是真陽木。這是真五行。

      當今的天時,人人性里都有火?;鹦匀撕秘?、好爭理,所以才爭貪不已、戰亂不息。不爭不貪是真陽火,真陽火才能達天時,達天時不爭不貪。

      三界

      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才能返本歸根。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每個人本身有三身,可惜我們有些人都不知道呀!

      我所講的“性存天量、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華”也是性、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儒家的“三綱”還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做起,道家從煉身做起,佛家從養性做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和藹。

      性要服人,不服人傷性;心要愛人,不愛人傷心;身要讓人,不讓人傷身。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為三界中有三個賊,一稟性(又名脾氣稟性,指怒、恨、怨、惱、煩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賊,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

      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皇爺,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地皇是閻皇爺,管人的命,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理常道,地府就降??;人皇是皇王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為了叫人學好。

      心里總認為別人不對是心病,性里常發脾氣是性情病,心病必引起性情病,性情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三界的病我們都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私欲。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病;心無私欲,心界就沒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才好,吃藥是沒有效的,遺憾的是有些人不理解這個“道”呀!

      人的私欲就是去貪、去爭、去攪。貪是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債,哪能有好結果?貪就是過,分就是罪,攪就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氣保命;后悔傷性,不后悔保性保福;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傷了。

      我也有三個省悟,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不人頂撞我的時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貪欲?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確實會做什么?這是我的三省悟。

      我也有三個綱領,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我還有八個條目,一不貪、二不爭、三不抱怨、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若能做到,不費金錢、不費力氣,不但成道,還能成佛。

      人的三個寶就是性、心、身。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育、神足有靈性。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燒,最后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于燒幾把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富。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三性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賦的性是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所講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后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老子說的性“可東可西”,正是指的習性。

      以天性用事的會看人的優點,以稟性當家的準看人的缺點。這叫有什么性,招什么事。

      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能凈化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不能凈化的,一觸即發,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鬧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難當好人。佛說:“業力隨身,必到妄動無明”,難以成道。

      習性是物欲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

      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身界算是脫出去了。會當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神足即是德,神足就樂,樂就可以化稟性。脾氣化盡,因果自了。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三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身與陰命合,稟性(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把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準好。命好與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人不能達彼岸”。知人的好處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勞是知宿命,知人的稟性是知陰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動稟性(耍脾氣)消天命,好生怨氣消宿命,好占便宜長陰命。天命小,要會長;宿命小,要會增;陰命大,要會消。命小要會長,命大要會守,就是“天權在手”。有人來見我,我先問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長;再問他的家業和境況,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纯此姆A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陰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貫通,還有不知道的嗎?

      人如果都沒有為眾人的心,只知為己,那是人間的末日。我所以能成為善人,是因為我把為己的心開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孟子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增天命;學習技藝、多積錢財都是積宿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多陰命,只有增天命才可以消陰命的。現今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增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以宿命為公益的增天命;以宿命為自己享受的多陰命。所以說,有錢會花超三界,不會花的孽難逃。

      香瓜苦的時候正生長;天命苦的時候也正在積累。

      他人責備你,不是他人的不對,是消陰命。能忍才可以消陰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許多陰命。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性命

      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道根也就算得著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沒有不好的??梢娙说拿缓?,都是被性子害的。所以我教您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啦!

      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結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沒扎下根;若不認命,也難結果,好似開個幌花。學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認命。性化了就不生氣,不生氣才肯吃虧,肯吃虧就是占便宜。認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能受苦才能享福??上в行┤瞬欢研悦摧p,把名利看重啦!

      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處用”,這句話把性命雙修的更要性,說得太透徹啦!

      四大界

      志、意、心、身四大界(四個境界)。迷信的人說:奈何橋上三條路,一條是“金”,一條是“銀”、一條就是“黃泉路”。我說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銀”,以貪心去爭權奪利,就是走上了“黃泉路”。

      我常說,一個人必須把四大界分別清楚。究竟怎樣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動(罵也動性、打也不動性、殺了也不動性),把世間的愚人都度化了,使他們成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般若的境界;若能心無一物,常樂無憂,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貪得無厭,多憂多慮,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為名為利,爭貪攪擾,巧取豪奪,花天酒地,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獄的境界。所以說,志界是般若,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獄。志界人好斗。不迷的叫做無心人,知足的叫做凈心人,好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凈心人是神,證覺人是佛。

      身界人只知為自己做打算,有己無人,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總是發愁,所以是個鬼;心界人貪得無厭,總是不知足,滿腦子妄想,好用機謀巧算,所以是個小人;意界人知足常樂,樂就是“神”;志界人心無掛礙,看透因果,度化他人,覺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圣,得會挪界(轉移境界)。

      身界的人鉤心斗角,心界的人爾虞我詐,意界的人互相容讓,志界的人互相感恩。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則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爭”才能得。志有志的性,他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有意的性,是以誠信待人的,遇到好事就愿意讓給別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貪得無厭,一心為己,總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壞成性的,身敗名裂也不知悔。所以說,心身兩界,絕不可叫他為主,只可叫他聽命。

      佛經說: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輪回。這六道輪回,都在我們身上呢!何必身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貪取外物、不顧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專好上火的便是妖道,專好生氣的便是鬼道。這六道每天都輪回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不修何必等死后呢?

      佛說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可以理解的就有四個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當人的,不論做到什么地步也是個破敗者;以心當人的,不論怎么能干,也是個操心人;以意當人的,不論事情怎么多,也不勞累,是個活神仙。以志當人的,不論遇到什么環境,也不動性,就是一尊佛。

      有所憂患則志倒,有所恐懼則意倒,有所貪樂則心不正,有所忿言則身不正。

      苦極生志,樂極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獄,貪心就是苦海。

      會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樂;會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義氣也多大。

      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實上必有累事。

      性是本,意是根,是萬事萬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來無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間,也像那雨一樣。

      凈心才能化性,稟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這有一定的道理的。稟性化了就是意,我們化世界,輕則用意,重則使志。能夠用志的,萬世罪孽一筆勾銷??墒悄砹耍憧傻枚ㄗ?,稍微一動,便是種子。

      把一切假相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沒有壞人,地獄沒有好人,苦海沒有福祿人,佛國沒有煩惱人。用志當人是永恒的、不變的,你打我、罵我,也是成我。你欺、你詐,也是成我。就是殺了我,也是成我。像岳飛就是秦檜助成的。

      以志當人就是個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兒媳婦罵了,便應立志說:“你要能罵動我,算我當不起公公!”能這樣定住心就是善人心,是善人就有吉神來保護。以意為主就是個安樂,安樂就是神。

      各教圣人,沒有一個不是以志為主的。我聽說,孔子在陳絕糧,仍然是坦蕩自如,弦歌不輟。又聽說,耶穌被釘十字架,三日復活仍然救世人。釋加佛當忍辱真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肢體后還說:我成佛先度你!他們這種精神,是不是一樣呢?所以我說,各教的形式雖然不同,可是思想是相通的,精神是一樣的!

      當今之世,諸天神佛,全在人間,可并沒有投生落凡。立誰的志,誰的靈驗就來。學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靈光就到;學哪位圣賢,哪位圣賢的思想就影響你。遇到什么事,就學什么人。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叫人立志。平凡人要不立古人的志,終究是個平凡人。

      真到了志界,半點火氣也沒有,只剩安樂啦!

      學道

      有些人的心,總是好高騖遠。哪知做事全糟在這不切實際地追求高目標上。高處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沒開,把道看錯啦!如果別人不做的你去做,別人拋棄的你撿來,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一樣,把一切物全托起來,自然歸服你,自然服從你,這叫托底??上У氖俏覀兎踩硕己脫屔?,不肯就下,所以離道遠啦!

      世人都怕水深火熱,怕死在里面。豈不知爭名的死在名上,奪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還不知道呢!我們講道度化他人,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錢是“入水不溺”。

      我學道先學低、學窮,別人學道先學高、學富,所以成就不同。知足才心里踏實,知足才能得道,這是得道的要訣。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沒有離開人。今人為什么沒有得道呢?舉例來說,一顆豆子,有了秧必須向上度漿生長,把豆粒度成了為目的。人也有本,常思己過求本分,誠心求三個月,便能得道,這是我在做活求道時得來的經驗。

      好高是貪,騖遠是粘;損人是孽,嫌棄人是缺德;不盡職是丟天命。只一個貪字,把多少名人都坑害啦!

        立命

      世上的人都愿享福,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這是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命。人要明道,有福會享,沒福也會找。

      生活享受上總與他人攀比,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這種人準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長,情理足道理長,道理足天理長,足了就不費力。若是做這個想那個,叫做漏氣,象氣球似的,一漏氣就癟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氣就生了。所以群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輕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貪心,便落苦海,不論怎么大富大貴,最終還不如平凡人的生活。

      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長,名利也準大起來。能走幾條路就走幾條道。若是不盡職、不盡力、喜虛榮、做假事、有名無實,就立不住命。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著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是能不思而得。

      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離開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說話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當體成真。若是生為女身羨慕男人,貧窮人妄想富貴,做這個想那個,全是出位的人,怎么成道呢?就像梨只能結在梨樹上,不能結在杏樹上。

      德雖然有八個門,也都能進入佛門。不過人應當從哪個門進,就由哪個門入,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兩個門進來的,給人放牛、扛活(傭工)全都是抱定一個忠字;對老人,抱定一個孝字,這是我敢自信的。

      “命都名也”,名正,命就是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性命、性命,即有性,又有命。二者不可分開。所以我們教人最重要的是教“化性”、教知“天命”。

    [轉載]王鳳儀老善人-之化性談

      化性

      人若落在苦海里,要是沒有會“游泳”的去救他,他很難出離。因此我立志要學會度人,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時的,還在因果里;度化人的性是永遠的,是離苦得樂,超出三界的。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時的;化性是無形的,是萬劫不朽的。人性被度化,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墮落。

      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認假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總是說他人不對,和人生氣上火。其實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準會自嘲起來,哪能和人生氣打架呢?我當初看世上沒有一個好人,我就生氣,氣得長了十二年瘡癆,幾乎沒把我氣死。直到我三十五歲那年正月聽善書,才知道生氣不對,對天自責,我的瘡癆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了了疾病的地獄之門。

      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幫我。假(指財、色、榮、辱等)的來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派它來考驗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災免難。

      能知人的性,才能認識人;能知物的性,才會利用物。這是和天接茬兒。什么樣的人,就存什么心,說什么話,辦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對,是不和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準被他氣著。就像屎殼螂推糞球,黃皮子(鼬)好吃小雞,爭貪的人好占便宜。哪一界的人,辦哪一界的事,所以說都對。

      我受種種打擊,立志不生氣、不上火,被人譏笑,也不動性。氣、火是兩個“無常鬼”,能把它降伏住,使火變為“金童”、氣變為“玉女”,不受他們的克,那就自在!逆來的是德,人需要認識。吃了虧不可說,必是欠他的。眾人替你抱屈,你就長命。若是無故挨打受氣,也是自己有罪,受過了算還債,還要感激他,若是沒有他打罵,我的罪何時能了?我說小人也有好處,是擠兌人好的,從反幫助了人。象岳飛是秦檜助成的,關公是曹操助成的,沒有反哪有正呢?

      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沒孽不挨罵,沒罪不挨打。譏諷你的人來了,是給你送德來的,不但忍受,還要感激他。

      一切事沒有不是從因果中來的,煩心的事來,若能樂呵呵地忍受,認為是應該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更煩心的事重來,這正因為當初的受而末了的原故。

      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到不如意的事、不對頭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陳絕糧,耶穌被釘十字架,釋迦佛被割截肢體,都沒怨人,那才是真認命,真認命才能成道。

      人欺人,天不欺人,天賜福是從逆境中得來的。若是遇到煩心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廢了。

      金剛是最硬的東西,所以要立金剛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責,不以為是福,反而生氣,是剛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剛志。

      “煉透人情,就是學問”。要在親友中去煉,煉成了就不怕碰,象磚瓦似的,煉透了就堅固,煉不透的如同磚坯子,一見水就化了!要想明德,必須性圓。要想性圓,必無貪欲心。能做個無貪欲的人,性就化了。

      舍錢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稟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萬古,性靈不昧。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受人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韩国福利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