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知道寶寶上火了?
1、大便干
癥狀:由于寶寶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當攝入的鈣超過推薦量時,會與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結合,形成食積而引起寶寶上火,出現大便干結的癥狀,糞便硬結而量少,呈栗粒狀,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排便時因肛門受干結糞便剌激出現疼痛而哭鬧。
2、小便黃
癥狀:觀察寶寶的小便,若發現比平時的顏色變黃,分量變少,這一癥狀表明寶寶上火了。這也是體內水份缺少在尿液中的體現,需要采取措施調節。
3、口舌生瘡
癥狀:身體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瘡,由于疼痛等不適的感覺,未會說話的孩子多表現為不肯吃飯,容易煩躁,不安哭鬧,甚至不愿喝水。有些寶寶會不時在口腔附近用手觸動。出現以上表現,就需要檢查寶寶的口腔粘膜和舌頭是否有瘡或潰瘍。
4、睡不香
癥狀:寶寶睡覺的時候經常出現煩躁、不安、哭鬧、易驚醒,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等等情況,寶寶若無其它病癥、身體不適,就有可能是因為上火引起的體內失調而引起的睡眠障礙。
5、眼屎增多
癥狀:有些寶寶會出現眼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尤其是早晨起床時可見眼角有眼屎,過多時會粘住眼瞼。在排除這些眼部不潔物是由于正常胎脂分泌或者其他病變可能之后,可初步判定寶寶上火。
◎二、寶寶上火有分類的嗎?
首先“上火”有外來之火和內生之火之分。
感冒時的發熱,嗓子痛都屬外生之火。而內生之火在中醫上主要分為幾種——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腎火。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心煩、口干、盜汗、低熱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黃、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潮熱盜汗、干咳無痰、咽疼音啞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飲食量少;實火表現為口干、上腹不適、大便干硬。
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干咽疼、尿黃便秘、甚至吐血。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等癥狀。
再從細了劃分,這“火”還可分實火和虛火。
實火:主要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癥狀主要表現在煩躁,頭痛,高熱,目赤,腹脹痛,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干鼻出血等。
而虛火可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
陰虛:火旺多表現為躁動不安、形體消瘦、口燥咽干、舌紅無苔。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
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畏寒怕風、身倦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甘溫除熱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