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勒認為“沒有人能教別人,也沒有人能教自己,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教導。”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知識或意義也不是簡單由外部信息決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沒有意義,意義是學習者在新舊知識經驗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的。
“學生的大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口蘊藏著豐富水源的深井,教師的使命正是要引導學生去挖掘這口井,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口知識的泉水噴涌而出的‘井’”。研究表明每個學習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經驗系統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所以學習并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它同時包含由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而引發的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學習過程并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