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活動來自于內心的需求
每個人心中都會給自己設定各種各樣的目標。但是人們都愿意“逃離痛苦,追求快樂”,而追求目標的過程一定是個痛苦的過程。懶惰、找借口、拖延等等一些因素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信念”就是清掃這些“絆腳石”最有效的武器。從漢字的表意來看,我們可以這樣解釋信念:信念就是人心中每天對自己說的話。所以,我們每天對自己說什么樣的話,就將擁有什么樣的生活,心理學上稱之為“暗示”,不斷地自我暗示將使自己處于催眠狀態。
在催眠理論中,“自我暗示之父”法國的埃米爾?庫埃(Emile Coue,1857—1926)的“正性構想”提供了一種自我催眠的成功模式,就是不斷暗示自己在進步、在努力。這種暗示,首先使人的需求與渴望不斷加深,然后用未來積極的畫面替換掉當下痛苦的體驗,從而使人們獲得前進的動力,這與“信念”的作用是相同的。
我們也可以利用“信念”的催眠力量幫助達成目標,這是一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