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有幸在湖南的評估集團工作。大大小小完成的評估報告也有百十來份。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跟土地、房地產、礦產方面有所接觸,加上后來調動到拍賣部門工作,更加加深了評估方面的領悟。
因為最近忙著換工作。自動投出去的簡歷,也慢慢得到了企業邀請面試的回應。但是,回應的企業越多。越讓我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到底哪個企業?哪個崗位才是最適合我的崗位?這個問題讓我痛苦不已。
我想,普天之下,和我有同樣困惑的人,絕對不止我一個。
我們知道,房地產評估方法和土地評估方法,無非就是那么屈指可數的幾種。至于其他的資產評估算法,莫不是大同小異。仔細思考下,每一種評估法的運用都有前提條件,有著嚴格的限制。但是,現實是,即使非常厲害的算法,和實際中成交的價格也相差甚大。而如果沒有評估算法,國家的國有資產流失或許會更加嚴重的多。
雖然評估法有著種種的不足。但是追求估算過程的準確和估算結果的盡量精確成為估價師們無限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方向。同樣的,人才價值也可以用評估法來進行評估。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人才到底有沒有價值?
答案很簡單。分3種。
第一種:人才有價值。此類人才往往成為單位的骨干,能夠被重用和欣賞,超常發揮其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能力,達到比較好的業績。
第二種:人才價值被擱置。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高端人才被降級使用,即是此類代表。
第三種:人才沒有價值。即廢品人才。此類人才的悲劇往往在于其自身價值被低估,或者錯估。從而埋沒人才。
其次,我們必須知道人才價值的取向?人才到底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成就感?為了幸福感?
最后,我們必須了解影響人才價值的客觀因素。是地理因素?個人因素?還是社會因素等等導致人才價值的變動?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橫向和縱向評價坐標。然后建立科學的人才評估法,分類對比,科學計算。就能快速計算出人才價值到底值得幾何?從而輔助人才快速上崗。傳統的獵頭、招聘網站等等招聘渠道,無非都是憑借主觀臆斷來推薦、選拔人才,難免帶來難以避免的誤差和損失。
一般來說,科學的計算方法,能夠3,5天就能測算出價值結果。假如人才評價體系同樣借鑒估價算法,計算出人才價值,自然能夠避免單位員工頻繁流失。自然能夠讓人心服口服,安于現狀,兢兢業業。
我所知道的,人才在求職中也能體現價值的網站,比較有意思的有這個:
https://www.workmeng.com/PersonReg/RegPersonReg.aspx?extCode=G000011520&extType=1 個人注冊地址
https://www.workmeng.com/CompanyReg/RegOne.aspx?extCode=G000011520&extType=1
企業招募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