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由安徽省社會工作(者)協會、安徽省志愿者協會,安徽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會、合肥蜀麓書院、岳西縣文明辦、岳西縣民政局、岳西縣教育局、省志愿者協會
文化專業工作委員會、象網匯股份、合肥(中猛)工貿、岳西縣毛尖山中心學校主承辦的“民政部 李嘉誠基金會(大愛之行)——關愛留守兒童·翰墨傳情岳西——留守兒童社工服務站暨翰墨傳情
國學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毛尖山中心學校舉行。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有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毛澤東書法藝術研究會代會長劉正宗、省社工協會會長陳文華、副會長朱有龍、秘書長韓俊青、省民政廳社會工作處處長胡前義、岳西縣副縣長黃長水,省志愿者協會秘書長朱先平、協會
文化專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馬衛兵、蜀麓書院院長趙厚洋、象網匯股份總監張蓓、(中猛)工貿董事長趙猛、省內書畫家朱太平、馬朋來、賈濂勖、朱獻武,安徽省禮儀文化協會副會長、徳禮心智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顯偉、安徽省禮儀文化協會副秘書長王靜,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留守兒童中心負責人、新聞媒體、毛尖山鄉中心學校師生等參加儀式。
整個活動分四階段完成,上午舉行了基地揭牌儀式和留守兒童文藝匯報演出;下午開展了
文化交流、書畫創作;安徽省禮儀文化協會倪顯偉老師的讓“心靈衛士”關愛留守兒童和王靜老師的校園“禮”花開兩場公益講座;最后走訪慰問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吳鳳霞一家。
儀式上,省社工協會會長陳文華、省社會工作處處長胡前義、副縣長黃長水、民政局長蔣小平、省志愿者協會
文化專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馬衛兵、中心學校校長汪茂宏等代表主、協、承辦方講話。
“大愛之行·陽光下快樂成長——留守兒童服務計劃”是民政部、李嘉誠基金會合作公益項目。該項目自2014年7月起在毛尖山鄉開展為期一年半的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以毛尖山中心學校和板舍村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為依托,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和方法,為188戶190名留守兒童提供了心理減壓、情緒疏導、同伴支持等多樣化、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服務,幫助留守兒童提升自我學習、社會交往能力,減少留守兒童偏差行為發生,促進留守兒童
健康成長。同時,通過項目開展,傳播社會工作知識,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爭取為更多的弱勢群體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推動農村和諧社區和美好鄉村建設。
作為我省大型公益項目《翰墨傳情工程》,此次攜手走進大別山腹地岳西,目的是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文化、推崇中華美德。
今天正是實施“翰墨傳情工程”一周年。2014年6月12日,“墨承國粹·情傳希望”國韻書畫作品巡展暨翰墨傳情工程全國啟動儀式在安徽省金寨縣希望小學隆重舉行。“希望工程”是團中央發起并實施、在全國影響最大、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知名度最高的關于中國未來教育的愛心工程。“翰墨傳情”大型公益項目秉承希望工程的愛心宗旨,啟動儀式選擇在金寨縣希望小學(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也是在新時期發展實踐的重要內容,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社會教育力量進課堂,在教育史上將產生積極影響,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前排就坐的嘉賓

安徽省社會工作(者)協會會長陳文華致辭

岳西縣民政局局長蔣小平致辭

安徽省志愿者協會文化專業工作委員會主任馬衛兵致辭

毛尖山中心學校校長汪茂宏致辭

安徽省民政廳社會工作處處長胡前義致辭

岳西縣副縣長黃長水致辭

劉正宗、陳文華、汪茂宏共同為
民政部 李嘉誠基金會“大愛之行”項目 社會工作服務站揭牌

朱有龍、韓駿青、劉壘共同為
民政部 李嘉誠基金會“大愛之行”項目 社會工作服務站揭牌

朱先平、馬衛兵共同為
翰墨傳情工程師范教育基地揭牌

張蓓、汪茂宏共同為
翰墨傳情工程 中華傳統
文化(
國學課堂)揭牌

志愿者協會、象網匯股份向學校捐贈書籍《少年博覽》

著名書法家朱太平為學校題字

著名畫家馬朋來國畫創作

中國書協會員、著名書法家賈濂勖為學校題字

中國書協會員、合肥蜀麓書院院長趙厚洋為學校題字

安徽省禮儀文化協會副會長、近代安徽歷史名人研究所研究員、翰墨傳情工程國學老師 倪顯偉
公益講座 題為:用“心靈衛士”關愛留守兒童

安徽省禮儀文化協會副秘書長、翰墨傳情工程國學老師王靜
公益講座 題為:校園“禮”花開

左起為:吳金陵母親儲昭蘭、省社工會長陳文化、秘書長韓駿青、象網匯股份總監張蓓
(吳金陵為留守兒童幫助對象)

慰問貧困留守兒童吳鳳霞一家


出席活動領導、嘉賓、社工、志愿者、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