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網訊 9月10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在大連召開的“鳳凰-北大國發院早餐會:中國經濟轉型新挑戰”上表示,“十三五”期間保持7%左右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林毅夫在會上表示,中國存在GDP保持8%增長的潛力,能不能變成現實的增長率,取決于內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方面,在國際經濟周期下行的情況下,“馬車跑慢”,增長率就會從8%往下行。內部因素方面,國內經濟運行受到國際周期造成的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影響,投資減少。隨著現在競爭優勢產業逐漸轉型,如何找回新的競爭優勢產業,實現產業升級,其中既有市場的作用,又有政府的作用。“雖然現在有很多產能過剩的現象,但就此認為沒有太多投資機會是不對的,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產業升級空間較大,而這些產業升級都是由投資來控制的。”林毅夫說。
“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有利的機會投資,把投資的機會用好。有了投資,就給人創造了機會,有了機會就有收入增長,有了收入增長,經濟就會相對增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在整個‘十三五’期間,只要把這些回旋的余地用好,保持7%左右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林毅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