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業在中國的發展有30多年了,
培訓業的盈利模式不一而足,大致可以分為10多種,而且這些模式目前還相當程度地存在:
1、宗教定位——賣信仰:教練技術與人生導師模式。
2、會員定位——賣健身:會員學習卡模式。
3、文憑定位——賣公章:資格證書模式。
4、娛樂定位——賣游戲:游戲拓展模式人。
5、旅游模式——賣名企:現場考察模式。
6、演出定位——賣包裝:激勵表演模式。
7、百貨定位——賣白菜:音像出版模式。
8、
形象定位——賣魅力:個人魅力模式。
9、關系模式——賣熱鬧:論壇俱樂部模式。
10、洋務定位——賣老外:洋買辦模式。
11、高校定位——賣招牌:高校MBA研修班模式。
12、行商定位——賣老師:內訓模式。
13、
網絡定位——賣信息:網站模式。
除了以上這些,目前
培訓機構的贏利進入流程化、規模化、定制化、連鎖化時代,e-learing 衛星
培訓、
培訓外包、
培訓連鎖等都成為了新的增長點與盈利模式。
中國
培訓業30年的五大特點
中國
培訓業從進入第三個階段開始迅猛發展,呈現出一種快、專、多、高、大五大特點。
所謂快,就是快速的復制。一是產品復制,如課程復制與克隆速度加快,使咨詢
培訓業務迅速擴張成為可能,如時代光華短期內在全國建立了
銷售網絡,從而成功大量復制系列產品;二是人才復制,人才復制是
培訓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如新華信大量引進合伙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面臨人才短缺等問題;三是企業復制,企業自我復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大量的咨詢
培訓機構推出分公司、連鎖加盟等形式的分支機構,加快了擴張速度。
專即專業細分,包括業務的細分,體現在服務領域專業化、服務質量與層次的兩極分化、如歐顧得、藍凌、匯才等公司都在相當窄與專的領域提供服務;其次是產品細分,產品細分使得服務項目越來越具體化與有針對性,如香港天高公司專門從事顧客服務咨詢
培訓,在業界確立了領先的地位。其三是流程細分,專業分工的進一步細分使得
培訓業的服務項目流程化、模塊化成為可能。任何一個企業的短板都有可能是我們
培訓業的商機,在
培訓業,一個小小的領域做到一兩千萬的
銷售額已經不是天方夜譚。
多即多方合作。一是以客戶資源整合、
培訓與咨詢結合的業務合作;二是專家以資源整合,臺灣專家與大陸
培訓機構整合為代表人才合作;三是知識與資本的結合。合作是
培訓業規模化與流程化的必然選擇。合作現在成為一種趨勢,一個專家,一個顧問,創立一個咨詢
培訓公司以后,如果通過自身的復制發展已經非常困難,一定要通過合伙人的方式才能夠做大,做強,臺灣咨詢
培訓公司有一個特點,他們在大陸大多數都做不太大,因為他們大多都是以顧問的身份出現,不太容易復制。如果希望
培訓企業迅速成長,未來一定要通過合伙人的方式來整合資源。現在有人做項目,有人做渠道,有人做服務,出現了專業化,流程化的特點,具體表現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
大即規模不斷擴大,一批本土千萬級的企業出現,有的甚至
銷售過億元,自有物業或大規模租用物業的企業是
培訓業規模不斷擴大與實力不斷增強的具體體現、明天、采納、南晟德、威肯等企業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數百名乃至上千名員工的大規模咨詢機構更是驗證與預示著咨詢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廣闊。
高即高度挑戰。企業的需求水漲船高,對管理技術與管理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企業的不規范性與隨意性、對咨詢機構同樣也帶來了高難度。伴隨著良好的
市場淡然是
培訓業的高收入與高回報。
可以看出,
培訓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呈現一種快、專、多、高、大五大的發展趨勢,并且在產品設計、贏利模式、課程定位等方面逐步與西方接近,中國
培訓業也很快將迎來他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