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涌金集團董事長魏東——股市江湖“最后一個大佬”自殺身亡。據稱死因是其患上了精神抑郁癥。心理專家指出,抑郁癥有一系列的病理基礎,但來自外界的巨大壓力,往往會成為情況惡化的誘因。企業家群體,往往承擔著繁重的工作,有時還背負著莫可言說的巨大壓力,精神和身體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很容易患上精神抑郁癥或生理性的重癥,在壓力遽增的某個時點,便容易影響性格或行為模式,從而走向非正常死亡的“亡道”……。我們愿意相信,天堂里沒有生意的煩惱和商業場上的爾虞我詐,也沒有身名之累,愿這些非正常死亡的企業家在天堂得以安靜地休息。
非正常死亡原因之一:“擴張死”
[典型案例]晶華集團董事長苗建中患抑郁癥自縊身亡
晶華集團成立于1998年3月,苗建中出任董事長兼黨委書記。2003年晶華集團徹底改制為民營企業,苗建中控股61%。由于苗建中策略得當、經營有方,僅幾年時間,合并之初僅5.6億元資產的晶華迅速增長為擁有固定資產36億元的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躋身全國建材行業五十強。
但是,企業的迅速擴張難免會遇到資金、管理等多方面問題,而苗偏偏又是一個苛求完美的人,這就形成了一對矛盾。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他事事要求做到最好,力求最精。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下身體和精神嚴重透支,心理產生障礙,從而產生抑郁傾向……
一個企業家的非正常死亡 "擴張死"但愿不再重演
市場經濟大潮,企業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種無形力量總在推動企業和企業家不斷向前、向前、再向前。有人說,企業不擴張是等死,企業擴張就可能是找死。現在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就這樣在瘋狂擴張中走完了人生。
苗建中,亞洲最大空心玻璃磚產銷基地、山東德州晶華集團的當家人,本月初因患抑郁癥在家中自縊身亡。苗建中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不然不會只用7年時間就把一個作坊式的小工廠變成了一個總資產36億元的民企集團。不過,苗建中的代價是否過于沉重?
在苗建中身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個企業家的健康與企業健康間的內在關系。企業的發展本來可以在質與量兩條道路上并行不悖,但是如果企業家和企業被種種市場的和非市場的因素逼迫著“不可收拾地擴張”,企業健康必然會遇到問題,企業健康出問題,企業家的壓力陡增,企業家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由此斷送。
到底是誰導致了苗建中的死亡?是疾病帶來的精神壓力,還是無情的市場競爭壓力;是苗建中自身的好大喜功,還是社會對于成功企業的苛刻要求。事實是企業家的發展擴張壓力來自方方面面。在苗建中的生存環境中,上面每一種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加速了悲劇的發生。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現在往往被迫背上太多的社會壓力,苗建中處事中庸,員工和政府關系力求處理完美,據悉在企業發展中,晶華集團收購了很多與主業不相關的項目,也許正是這種非經濟因素的收購為企業的不健康發展埋下了病根。
盲目擴張將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力可能被透支。苗建中的經營能力有目共睹,而且像許多企業家一樣苛求完美。但企業擴張遇到的資金、管理難題有時連最能干的企業家也會力所不逮,陷入不能把握的困境。銀行貸款過大、資金周轉困難等都將摧殘一個企業家的身體和精神。
盲目擴張將會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企業發展重規模不重質量。如果所有企業都計劃加大投入、做大規模,其結果將是競爭加劇,行業平均利潤下降,稍有閃失,就可能全盤皆輸。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企業和企業家不再重復規模擴張的老路。其實,企業不僅有數量擴張一條路走,真正長久的企業往往都是那些保持足夠行業專注的企業,真正掙大錢的企業都是那些通過科技創新獲取高額利潤的企業。民營企業在考慮量的擴張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質的提升,適當增加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投入,更加注重打造產品和服務品牌。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曾多次指出民營企業要重視質的提高,不要量的擴張。苗建中之死,應該成為那些仍在埋頭擴張規模民企的殷鑒。在苗建中身后,他的企業繼承者,已經準備在規模擴張的道路上回頭。這種以生命換來的教訓尤其值得珍惜。中國的企業家們,不要再重復“擴張死”了!
苗建中:7年創富30億一朝栽倒擴張路
2005年12月初,民企德州晶華集團董事長苗建中因患抑郁癥在家中自縊身亡。
德州晶華集團是亞洲最大的空心玻璃磚產銷基地,也是中國最大的日用玻璃生產基地和粉煤灰綜合利用基地,7年前從一個作坊式舊廠發展為總資產36億元的現代化民營企業集團。這一切成績的取得,作為集團創始人的董事長苗建中自然功不可沒。正是由于他的“蓄勢、創新、滾動、擴張”戰略的實施,才有了7年資產驟增30億元的事實,也正因為如此,苗建中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7年資產驟增30億元
為了弄清晶華集團擴張的來龍去脈,記者趕赴德州進行采訪。
晶華集團成立于1998年3月,由德州市硅酸鹽行業三家重點企業———晶峰有限公司、振華有限公司和大壩有限公司聯合組建而成,苗建中出任董事長兼黨委書記。2003年晶華集團徹底改制為民營企業,苗建中控股61%。
據了解,由于苗建中策略得當、經營有方,晶華集團組建后獲得了較大成功。2002年,苗建中提出“蓄勢、創新、滾動、擴張”的口號,投資近6億元建成十雙、浮法、旋窯三大項目,不久,幾大項目初戰告捷,為晶華集團今后擴張積累了可貴的資金保障。
2004年,晶華集團擴張一發而不可收,新項目、新產業持續展開。
7月,淄博晶華雙線高白瓶項目點火投產,同時,晶華麥克高檔乳白烤花瓶一期點火生產;8月,空心磚一窯三線項目建成投產;12月,晶華麥克高檔乳白烤花瓶二期項目隨后開工運營。
進入2005年,擴張同樣馬不停蹄。3月,日產600噸級浮法二線投產;8月,日產4000噸級旋窯二線投產;10月,集團投資3.96億元的高檔裝飾瓶項目全面展開,目前,該項目一期、二期工程已投產,三期正開工建設,四期進入籌建階段。晶華集團固定資產和投資規模再創新高。
這樣,僅僅幾年時間,企業從合并之初最初的5.6億元資產迅速增長到如今擁有固定資產36億元的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7年之間固定資產驟增30億元,成為山東省德州市民營企業的龍頭企業,山東省百家重點企業,并躋身全國建材行業五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