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看今天。。。。。。 控制房市泡沫經濟,回歸房產價格成為我國07后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穩定市場物價,防止大幅度通貨膨脹,保證社會安定團結的重要任務。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我國有1.5萬億美圓外匯籌備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還有我國GDP是世界第三位的經濟強國。可是我們就有些不明白了,我們存了那么多外國人的錢為什么就不用呢?就放在那里看著貶值呢?難道是什么人需要從中得到什么好處嗎?經濟全球化為西方帝國主義走狗獲取利益鋪平了道路我是相信的。
看看我們國內:貧困省市交通落后(近年有所改善是事實),通信落后,電網不通,教育和文化設施貧窮,窮人孩子上學困難,貧困勞動人民病無所醫,農村80多歲老人都老無所養,科技研發缺乏經費等等,難道就不應該去改善嗎?
有計劃的加強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外匯籌備不主要是貿易差額嗎?我們可以將外匯籌備全部以物資方式拿回來搞經濟建設,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增加農業科技和農業產業化投入,增加科技開發投入,發展高科技產業和工業技術改造,改善人民福利,造福中國勞動人民,甚至可以考慮建設社會化公有制產業體制。
五是城市和農村結合問題
在未來社會建設中,科學技術現代化,信息產業化將成為未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農業資源科學技術現代化信息化產業化與城市工業科學技術現代化有機結合是未來社會重要標志,因為人們需求的大量原材料和必須品都來源于農業,同時農村也是一個巨大物質需求市場,農村我們應該看到它的巨大供給和需求的兩大市場,是國家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巨大動力。所以有必要加強城市與農村的各個方面有機結合。包括科技開發、勞動力互動、資金投入、產業化合作等系列內容。
六是建設社會化公有制經濟的問題
無論是資本主義私有制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無一例外都在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步,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加快了社會進步,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我們共產主義者奮斗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類共產主義,在這里我們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具體表現形式,人類科技的進步為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已經提供了可能。
按照馬克思共產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社會是人們具有高度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人們按照“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在勞動方面是各盡所能,在物質分配上是“按需分配”,這里的“按需分配”應該是按照人們基本生存和為社會勞動服務做貢獻所必需的物質文化生活資料,這里“需”應該包含兩個方面含義一是基本生活所需物質文化資料,二是勞動服務所需的物質文化資料。共產主義社會應該如何管理呢?因為物質生產分配和社會秩序維護必然需要一個管理機構,這個公眾參與的管理機構叫“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有三大機構,一是社會秩序管理行政機構,包括社會安全與穩定、人員管理、科技開發等;二是物質計劃生產機構;三是物質生產計劃與分配機構。
共產主義社會重要特征是全面社會化,包括政權社會化、資源社會化和管理社會化。資源社會化是公有制經濟的最高表現形式,叫社會化所有制。社會化所有制有利于社會節約和社會穩定有序發展。
社會化所有制是建立在對私有制經濟、集體經濟和國有經濟的改造基礎上,社會化管理是公有制經濟管理的重要的具體的表現形式,主要表現在對開發利用、社會生產和物資分配的有計劃進行,同時社會化管理也是建立在科學技術信息現代化的基礎上,我們相信共產主義離我們并不遙遠,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
七是社會財富分配(國家、企業和勞動者)問題
我們從現代商品價值結構分析已經了解到資本家剝削工人勞動所占有的除了勞動力價值外,更重要是占有了科技生產力價值。同時國家占有了人民群眾應該共同享有的一切國家資源和國家資源經營所得利益。
國家資源財富和科技生產力價值在國家、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合理分配同樣有利于增強社會購買力,擴大內需,社會安定團結,確保社會經濟穩定有序發展,建設和諧社會。
八是保持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相對獨立問題
保持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在國際經濟中的相對獨立是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重要措施。把創造物質財富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控制通貨膨脹,緩和社會矛盾。
保持經濟體系在國際經濟中的相對獨立性要有效控制外來資本投資,增加民族資本和國家資本在國家經濟體系比重,要充分發揮國家資金籌備,建立和完善我國經濟體系,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防止國民經濟受制于外來資本。同時解決國內勞動就業和勞動福利。
保持金融體系在國際經濟中的相對獨立一是要有效監管國際資金流動動向,防止外來資本操縱和控制我國金融市場;二是保持我國金融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反對外來資本參與國有金融機構經營;三是反對國有金融機構上市,反對金融白條市場,反對純粹的金融數字游戲和參與股市泡沫經濟。
九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問題
有效保護環境,有效打擊和限制企業污染,發展環保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環境保護不僅僅關系到我們當前每個人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更關系到我們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堅決不能為了一時經濟利益和政府官員業績而破壞我們生存的家園,一定要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同步進行原則。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給我們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
這個挑戰來自于各個方面。首先來自于資源方面,我們的資源對外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另外,中國經濟要進一步發展面臨著很多競爭。中國經濟的崛起是在一個充滿競爭充滿挑戰的世界環境中進行的。但歷史上所有大國經濟的崛起都沒有像中國經濟今天面臨如此艱巨大的挑戰。事實上,美國經濟起飛的時候,當年的人均GDP發展水平和英國差不太多,大概不到10%。中國經濟現在的發展,平均水平非常之低。如何進一步地增長,真正地崛起?如何在世界各個大國中爭得自己相應的地位?這正是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中國作為大國,經濟的調整是非常緩慢的,在任何時期都有可能發生宏觀經濟不平衡的情況。因此一定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穩定的匯率也很重要,我們不希望中國的出口部門由于匯率的波動而產生很大的調整,因為作為大國,調整起來是很困難的。
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要走大國發展道路,應該有一個作為大國的理想的經濟發展戰略。這就需要大國的經濟外交和大國的國際輿論導向。中國應該起到一個溝通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橋梁的作用。
未來兩年可能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云正在聚集,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如何去把握機遇,化解風險是我們政府首先必須考慮的,我們期待著光明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