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惕
海惕,曾是佛山市委常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一位捧著鐵飯碗的公務員。而在十幾年前他卻選擇了下海,從事企業營銷策劃、咨詢和培訓。如今他完成了從公務員到知名培訓師和策劃專家的華麗轉身,并把新思維咨詢公司的總部從佛山遷到了深圳。敢于挑戰自我,海惕書寫了自己的創富傳奇。
新思維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海惕
【海惕】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當時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印象很深。當時我是“南方企業論壇”的組委會主席,我們每周基本在廣州的火車東站都有一場一百人、兩百人的培訓。當時邀請的專家個別關鍵時候不來,怎么辦呢?我就被逼上去了,被逼上去以后發現我所講的東西企業家們很認可,于是給了我一個信心,既然做培訓是教人向上、教人向善、教人向好,那我可不可以從事這樣的工作呢?然后慢慢地就從政府里面正式一跳,有的朋友說如果你游不過海了,你就被淹死,幸好我現在還活著。
【海惕】其實做任何事情都并不是很順利的,就是看著自己面前的路很寬闊,但是你真的來走的時候發現很多困惑。這種困惑就是當我從一個不是學經濟,我大學本科學中文系,我讀研究生讀的是哲學,現在我做經濟、做營銷這一塊東西,應該說還是一個新兵,好在我的綜合知識和這些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厚,所以接受會比較快。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是有很多心酸的事情,給企業在做咨詢培訓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某一點做得不到位,企業不給咨詢費都可以出現的,但是這種情況我始終抱著一個觀念,就是人和人之間相處是講緣分的,不是你的你去強求都沒有用的。所以我經常會有一句話說,一個人不要太把自己當成人,但不是要太有把別人當成人。這樣一路走來,結識了很多我們的學員和企業,甚至各方面的一些官員,大家處得非常好。
【海惕】我覺得最順的就是我離開公務員隊伍以后來到面對市場,就有一種心理是今天是最后一天。你已經認可的一件事情,你不往前走是沒有人救你的。所以我永遠是言必行、行必果、坐而談,容易去起而行。認準了任何一件事情我就去做。我們做培訓咨詢、做管理咨詢、做培訓人才這一塊,它一定要有一個理念,就是我剛才講的教人向上、教人向善、教人向好。
行業前景——資源整合
【海惕】我認為,今天中國咨詢培訓業還是一個游兵散勇式的,以前我們都是傳統思維在做,一個人拉著一個隊伍,但是都是游兵散勇,它形不成能耐,所以我的公司成立了一個叫做“深圳實戰講師聯盟”。我們最多時有七十幾個專家,比如說搞營銷的、品牌策劃的、流程管理的、搞流水線管理的、搞精細化管理的、搞性格分析的、搞市場調研的等等這些我們把他集合在一起,把這些資源重新整合一下,我們就去接企業的單。就會覺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彌補,取長補短。
【海惕】最近我們跟吳曉波的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準備在深圳做三場千人大課,目的就是要把制造業和互聯網+聯系起來,把金融和互聯網+連系起來,把比較低迷的房地產和互聯網+聯系起來,還有把現在企業的資本經營這塊把它聯系起來。今天的社會已經是80、90后做主導的一個地位,我們不能忽略這個東西,這次課堂就是針對制造業,給我們的80后、90后還有自主創業以及大公司的白領布道。
【海惕】佛山的很多主導的制造產業的很多老板可能都是五十年代的、六十年代的、七十年代的,這三批人他們對互聯網+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我們分析一下,傳統制造業的優勢逐步地代謝,比如我們傳統的制造業它曾經有四個非常輝煌的優勢:土地優勢,人力資本,稅收,環境。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這些都是制造業面臨的東西,你不升級換代那跟不上。
【海惕】我認為制造業的老板們要學會給80、90后創造條件,讓他們慢慢地從配角變為主角,從后臺變成前臺,這些是不爭的事實。另外,我始終是認可一點,就是當我們能成為大樹的時候,我們就趕快成為大樹,當我們不能成為大樹的時候,我們趕快找一棵大樹。什么叫大樹呢?我們的思維不夠,我們去找思維來填補,我們的理念不夠,我們找理念來填補,我們的操盤技巧不夠,我們去找高人來操盤技巧。
在這個隊伍的管理當中,我本著一個原則,對知識要恭恭敬敬,不要裝懂。所以我會跟80后、90后晚輩請教一些我不懂的事情。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始終秉承一個好的講師不在乎你講了多少,關鍵是學員學到多少。所以老師講的東西,你真的把一點東西出神入化地化腐朽為神奇的話,學員應該學得到。在這個隊伍的管理當中,我本著一個原則,對知識要恭恭敬敬,不要裝懂。所以我會跟80后、90后晚輩請教一些我不懂的事情。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始終秉承一個好的講師不在乎你講了多少,關鍵是學員學到多少。所以老師講的東西,你真的把一點東西出神入化地化腐朽為神奇的話,學員應該學得到。在這個隊伍的管理當中,我本著一個原則,對知識要恭恭敬敬,不要裝懂。所以我會跟80后、90后晚輩請教一些我不懂的事情。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始終秉承一個好的講師不在乎你講了多少,關鍵是學員學到多少。所以老師講的東西,你真的把一點東西出神入化地化腐朽為神奇的話,學員應該學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