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北方邊塞的一位老翁走失了一匹馬,鄉鄰們都來安慰他,老翁說:“這件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過了幾個月,那匹走失的馬自己跑了回來,而且還帶回了一匹雄壯的駿馬。鄉鄰們知道后,都前來表示慶賀。這位老翁說:“這未必不是壞事。”老翁的兒子喜歡騎馬,他在騎那匹駿馬時摔了下來,跌斷了 大腿。鄉鄰們聽說以后,都前來慰問。這位老翁卻毫不在意地說:“這倒未必不是福。”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老翁的兒子因腿跛而免去了征兵。鄉里的其他青年都被征兵調去打仗了,而且大多數戰死沙場,老翁的家庭卻安然無恙。
故事線人啟示:心態決定命運。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要么你控制命運,要么命運控制你,故事中
老子不就是這樣嗎? 當我們財產遭到損失時,不要過于傷心,更不能因為失去了財富而影響身心
健康。有些東西,無論是什么原因,丟棄也好,損壞也好,被盜也罷,被騙也罷,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讓它過去了,不應再為它心痛不已,久久不能忘記。只要從中認真吸取教訓就是了。本來損失心愛的東西,心靈上已經有了創傷,如果不能很快讓心平靜下來,而是傷心不止,勢必造成霜上加冰,更加傷害身體,影響自己繼續創造財富。
其次,當你突如其來的得到身外之物時,不能盲目樂觀,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有它也可,沒它也罷,不寵不驚。而且還應倍加小心,切不可忘乎所以才是。就以這位老翁為例。當他家的馬丟失后又帶回來另一匹駿馬時,別人都向他慶賀,而老翁卻心知肚明,認為“這未必不是壞事”。為什么?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愛騎馬,這是一匹生馬,兒子未必能馬上降住它,難免不被摔傷。后來,果羅真如此。所以,當兒子摔斷了腿,別人來安慰時,他才又能不在意地說出“這倒未必不是福”的感嘆來。他不但沒有因為兒子摔傷而遭受致命的打擊,而且還保持了樂觀的態度。
另外,在親人遇到傷害和災難時,不能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要學會盡快解脫,振作精神,鼓足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要客觀面對現實,心胸寬廣,多往好處想,遇事往前看。這樣,再大的困難也能征服,再難過的坎也能邁過,再悲憤的日子也能盡快度過,而且還能化悲痛為力量,無所畏懼。你看,當老翁的兒子摔斷了腿時,老翁不但沒把它視為禍,還當作福來看,這是何等的樂觀和大肚啊!正因為老翁有如此良好的心態,他才始終把握住了自家的命運,無論發生什么事,都沒能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依如平常,贏得了安然無恙地幸福生活。
談到命運問題,古往今來,不少人總認為這是上天注定的事。通過上邊那位老翁由失馬,到添馬,到兒子摔斷腿,前后不悲不喜,不卑不亢的平常心態,的確讓我們悟出了這樣一個哲理:心態決定命運,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