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大數據與政府治理,普通人會覺得云山霧罩。實際上,利用大數據進行社會服務和政府治理,早已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走在街頭的英國倫敦市民Susan看到街角有一堆垃圾沒人清理,于是她拍下照片上傳到政府指定的網站,幾分鐘之后,就有人來把垃圾清走了……
這原本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倫敦市政為解決場館周邊垃圾問題啟動的“Love Clean London”項目,由于效果非常好,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倫敦市推廣。
大數據在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大數據將如何幫助政府“精準”治理,以改善百姓民生、社會服務?
4月11日,由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和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發起的清華大數據“應用?創新”系列講座上,來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孟慶國教授就“大數據與政府治理創新”與參會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數據開放推動政府治理創新
1.從“找不到廁所告政府”到“糾結上哪個廁所”
——開放數據成為創新應用的前提
據2004年3月18日《羊城晚報》報道,深圳市的一位老人因為在公共場所找不到廁所,膀胱憋壞了,于是狀告深圳市政府。這條消息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難道找不到廁所也是政府的責任?
我們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講,的確是政府的責任,至少是政府在公共服務方面提供不到位。之后各地方政府加大了這方面的工作,建了很多廁所。但實際上“找廁難”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其實應用大數據技術,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即不需要政府花錢,也不需要增加編制,只要開放公共廁所的地理數據就行。在如今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導航軟件上,人們想上廁所時,只需輕輕一點“上廁所”菜單,屏幕上馬上會顯示出密密麻麻的廁所位置,原來找不到廁所很糾結,現在一看這么多廁所,上哪個廁所也很糾結。這就是數據開放帶來的應用潛力。
因此,在談大數據與政府治理問題時,首先要考慮政府數據開放的問題,因為開放數據是創新應用的前提。對于未來政府治理創新的方式,能不能形成開放的機制是關鍵,要形成一個政府數據開放的生態圈。政府應該制定政策、鼓勵開放數據。這些數據開放后不僅會給企業創造很多的商業機會,對于老百姓來講,很多公共服務也會變得更便利、更方便。
2.開放什么數據,究竟怎么開放
——開放數據的開發與應用模式
開放數據,其實不完全是指政府數據開放,還有社會數據、企業數據等等,政府可能面臨的更大問題是開放哪些數據,怎么開放?
關于政府應開放哪些數據的問題,G8數據憲章中特別指出:應為改善治理而發布數據,為激勵創新而發布數據。
怎么來開放?從國內外政府探索的經驗來看,通常的做法是打造一個網站,通過網站,把相關的數據信息開放出來。例如,上海在2015年11月,宣布向社會開放每一輛公交車實時的GPS數據。很多公司利用這些數據,開發了相關的APP軟件。以前人們乘坐公交車,根本不知道下一趟班車什么時候來。現在用手機一點:下一班車現在在哪兒,什么時候到,一目了然。
此外,一些涉及到安全和保密問題的數據,也可以選擇面向特定用戶不完全開放或半開放。這些特定用戶通過使用這些數據,向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3.公眾從企業平臺上獲得服務將成為趨勢
——開放數據推動治理創新的路徑
大數據將使政府治理創新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原來政府服務、各種審批辦理,都是通過信息化部門所主導網站或是其他的政府信息化平臺,而現在這種模式越來越多地轉向企業平臺所提供的服務模式,或者是社會化平臺所提供的一種服務模式。
比如現在要辦戶口、出境等手續,很少會有人選擇到政府網站上查找辦事流程和信息,大多數人會直接用百度搜索。
為什么?有兩個原因:一是部分政府網站缺乏為大眾服務的心態,服務功能弱化;二是網站設計的信息太繁雜。大部分政府部門的網站都是外包,外包的信息技術公司對政府部門的業務信息不了解,造成網站界面的“不友好”。如果政府網站能夠像“淘寶網”一樣,做到基于數據分析給用戶推送想要找的東西,其狀態會有根本改變。
將來的政府服務,甚至是政府治理,第一打交道的可能不是政府部門,而是企業。企業平臺在前端,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提供業務支撐,信息化部門提供規范、提供標準,公眾從企業平臺上獲得服務。這并不是說就不需要政府部門了,政府部門必須要把相關信息進行梳理,進行目錄化,讓搜索引擎搜索到。
大數據重塑政府3.0時代
什么是政府3.0?具體是指在大數據環境下,在建構以每一個人為中心的構架下,政府更加主動開放數據,更加強調政府數據的分享與合作,實現共享與共治的模式。
政府1.0是強調以政府為中心,2.0強調以公眾中心,3.0強調以每個人為中心。從其所追求的價值來看,政府1.0強調追求的效率,2.0強調的不但是效率還有效果,效果是滿意度,服務對象對你評價的滿意度,到了3.0時代,即大數據時代,可能不單單強調滿意度,還要強調權利,作為一個公民對于信息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這些東西能不能得到一個體現。
政府3.0打造的是一個服務型的政府,利用信息化平臺和手段,強調每個人更個性化、定制化的基礎上實現的一種治理。它也是一個開放型的政府,數據開放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渠道。另外,它還是一個整體型的政府,打破了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分割,實現了有效整合。
大數據時代下,靠政府數據開放推進政府創新,基本的實現路徑應該是,從數據的整合與開放,到對數據開發使用上的參與協作,然后到能夠獲得價值實現,從而促進發展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的整合開放是一個互聯互通的機制,參與協作是眾包眾籌的方式,價值實現是共享共治的模式。
國家最近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這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概念是一樣的,其背后隱含著非常強的互聯網發展的因素,這是數據開放的根本價值所在。基于這么一種思路,未來政府治理體系和能力面臨重塑問題。從下面的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時代下的政府治理體系相對于與傳統時代的政府治理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