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繼續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的大方向。根據總書記的論述,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正是這場偉大革命促進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大發展;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繼續發展的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改革開放確實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中國已經實現的發展是靠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面對的矛盾,只能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
堅持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實施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大方向。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深刻闡述了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大勢,強調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要以開放的最大優勢謀求更大發展空間。放眼世界,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發展、國際經濟環境出現了大調整,世界經濟增長格局會有所變化,但是,以科技進步和生產力全球配置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將繼續加強。因此,不管在對外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中遇到何種困難、問題和風險,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繼續擴大開放,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三、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堅持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方向。總書記不斷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要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并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進一步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突破了20多年來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定位,把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提升到一個更重要、更科學、更高層次的定位。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拓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理論認識深化的高度概括與升華,是我國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中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與理論的又一重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改革意義、發展意義。
我們必須按照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所強調的,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而實現經濟體制改革中重要環節與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