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創業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目前已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臺。在互聯網時代,海爾致力于成為互聯網企業,顛覆傳統企業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變成網絡互聯中的節點,互聯互通各種資源,打造共創共贏新平臺,實現攸關各方的共贏增值。
歷史發展
海爾集團1984年創立于青島。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通過對互聯網模式的探索,海爾集團實現了穩步增長。2016年海爾全球營業額預計實現2016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實現203億元,同比增長12.8%,利潤增速是收入增速1.8倍。海爾近十年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6.1%,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30.6%。利潤復合增長是收入復合增長的5倍?;ヂ摼W交易產生交易額2727億元,同比增長73%,包含海爾產品也包括社會化的B2B、B2C業務。
根據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的2016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第8次蟬聯全球第一。同時,冰箱、洗衣機、酒柜、冷柜也分別以大幅度領先第二名的品牌零售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海爾在全球有10大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66個貿易公司、143330個銷售網點,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2年03月24日,“2012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海爾“以自主經營體為基礎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在全國451項管理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一名。2012年8月8日,第六屆中國品牌節揭曉年度品牌中國總評榜,海爾榮獲“2012品牌中國華譜獎”,連續六年獲此殊榮。
2012年9月10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發布2012年“亞洲上市公司50強”排行榜中國家電業海爾挺進50強,連續兩年入圍該榜單。2012年9月17日,第18屆中國品牌價值研究結果在英國倫敦揭曉。海爾以962.8億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
2012年11月,在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共同發起的“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頒獎典禮上,海爾集團榮獲“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之戰略遠見獎。2012年12月,張瑞敏獲得了瑞士洛桑IMD商學院將“IMD管理思想領袖獎”。
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十大世界級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聲望大企業600強”評選中,海爾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2008年7月,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組織評選的“亞洲企業200強”中,海爾集團連續五年榮登“中國內地企業綜合領導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海爾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2015年3月31日,海爾在京發布電視模塊化戰略,并聯合阿里巴巴推出海爾阿里II代電視,這是雙方首次推出可定制的模塊化電視,用戶更換模塊即可實現電視的軟硬件升級。
2016年1月15日海爾集團宣布,海爾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當日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合作,同時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將整合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通用電氣將從海爾獲得54億美元的現金對價。據介紹,這次整合包括通用電氣家電所持有位于墨西哥的家電企業Mabe的48.4%權益,Mabe已與通用電氣家電保持業務關系并共同運營一家合資企業長達28年。
2016年6月7日,由海爾集團控股41%的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600690.SH)和通用電氣(紐交所股票代碼:GE)共同宣布,雙方已就青島海爾整合通用電氣家電公司的交易簽署所需的交易交割文件,標志著GE家電正式成為青島海爾的一員。
海爾核心價值體系
1、海爾的核心價值觀
是非觀:永遠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海爾創造用戶的動力
海爾人永遠以用戶為是,不但要滿足用戶需求,還要創造用戶需求;海爾人永遠自以為非,只有自以為非才能不斷否定自我,挑戰自我,重塑自我——實現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這兩者形成海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變而改變,順應時代發展而發展。
這一基因加上海爾人的“兩創”(創業和創新)精神,形成海爾在永遠變化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變化愈烈,用戶變化愈快,傳承愈久。
發展觀:創業創新的兩創精神——海爾文化不變的基因
海爾不變的觀念基因既是對員工個人發展觀的指引,也是對員工價值觀的約束?!坝肋h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的觀念基因要求員工個人具備兩創精神。
創業精神即企業家精神,海爾鼓勵每個員工都應具有企業家精神,從被經營變為自主經營,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成為自己的CEO;
創新精神的本質是創造差異化的價值。差異化價值的創造來源于創造新的用戶資源。
兩創精神的核心是強調鎖定第一競爭力目標。目標堅持不變,但為實現目標應該以開放的視野,有效整合、運用各方資源。
利益觀:人單合一雙贏——海爾永續經營的保障
海爾是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海爾,主要包括創客、用戶、股東以及其他利益攸關方。網絡化時代,海爾與全球創客、利益攸關方等共同組成生生不息的生態圈,共贏共享共創價值。只有海爾這個開放的平臺生態圈中所有利益相關方持續共贏,海爾才有可能實現永續經營。為實現這一目標,海爾不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逐漸形成和完善具有海爾特色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人”即具有兩創精神的員工;“單”即用戶價值。每個員工為用戶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自身價值,企業價值和股東價值自然得到體現,整個創業創新平臺才能不斷自演進、自優化。
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為員工提供機會公平、結果公平的機制平臺,為每個員工發揮兩創精神提供資源和機制的保障,使每個員工都能以自組織的形式主動創新,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2、企業精神
誠信生態、共享平臺
3、企業作風
人單合一、小微引爆
發展觀念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海爾的人才觀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康德說過:“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必灤┖柕陌l展歷程,管理創新的重點始終關注“人”的價值實現,讓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在海爾平臺創業的小微真正握有“三權”,企業把“決策權、用人權和分配權”完全讓渡給小微,使小微可以靈活根據市場變化迅速做出決策,更好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小微的自演進過程也是自創業、自組織、自驅動,并且按單聚散。
人人能在海爾平臺創業
海爾已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臺,所有創業者都可以成為海爾生態圈的一員,從而形成一個共同創造、共同增值、共同盈利的共創共贏生態圈。海爾員工和小微的驅動力來自用戶付薪,也就是能為用戶創造多大的價值,就能收獲多大的增值分享,不再是傳統企業的崗位薪酬。另外,小微也受來自社會化資本的驅動,通過資本社會化不斷倒逼小微完善商業模式,全流程驅動小微升級。相應地,海爾文化也從“執行力文化”轉型為“創業文化”。
員工從雇傭者、執行者變成創業者、動態合伙人
海爾把傳統的“選育用留”式人力資源管理顛覆為“動態合伙人”制度,給員工提供的不再是一個工作崗位,而是一個創業機會,員工從被動的執行者,變為主動的創業者,甚至是企業的合伙人,通過互聯互通全球資源為用戶共創價值,實現用戶、企業和利益攸關各方的共贏增值。
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
“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互聯網為企業利用全球分布式的人才資源創造了條件,海爾從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變為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不僅僅是企業,每個組織和個人都成為互聯網的一個節點,無障礙鏈接全球一流資源。
創新文化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它是在海爾二十年發展歷程中產生和逐漸形成的特色文化體系。海爾文化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海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海爾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員工普遍認同:主動參與是海爾文化的最大特色。當前,海爾的目標是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民族爭光。這個目標把海爾的發展與海爾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位海爾員工將在實現海爾世界名牌大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與追求。
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業家的成熟在于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理念體系。一切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經營哲學家。著名經濟學家艾豐為《張瑞敏如是說》一書寫序,題目就是:《不用哲學看不清海爾》。艾豐用哲學恰到好處地評價了張瑞敏。
張瑞敏是走上哈佛講壇的第一位中國企業家,以海爾的卓著業績和精辟經營理念讓世界認識了中國企業與成功的海爾文化。這一事件在中國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它說明,中國企業只要創新,同樣也可以在企業管理方面為世界做出貢獻。
海爾企業精神、工作作風詮釋
求變創新,是海爾始終不變的企業語言。 更高目標,是海爾以一貫之的企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