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中華講師網提供 講師大數據 | 獨家
    關鍵詞 物流
    平均課酬 21759
    講師 80
    視頻 25
    課程 292
    授課見證 808

    對于“物流”的概念,二戰期間,美國從軍事需要出發,在對軍火進行戰時供應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這一名詞,并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二戰后,物流管理被美國人用到企業管理中,稱作“企業物流”(BusinessLogistics),是指對企業的供銷、運輸、存儲等活動進行綜合管理。日本于20世紀60年代引進“物流”概念,并將其解釋為“物的流通”。

      定義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定義2:日本通商產業省運輸綜合研究所《物流手冊》中認為,“物流是將貨物由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

      定義3:美國物流協會認為,“物流是為了符合顧客的需要所發生的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物質、服務以及信息的流動過程,以及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進行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行為。”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它對來源地與消費地之間的貨物、服務及相關信息正向和反向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動與儲存,進行計劃、執行與控制,以滿足顧客要求。

      定義4:日本學者林周二認為,“物流是克服時間和空間間隔,聯結供給主體和需求主體,包括廢棄和還原在內的一切資材的物理性移動的經濟活動。具體說有運輸、保管、包裝、搬運等物資流通活動及與之相關的信息活動”。

      定義5:聯合國物流委員會1999年對物流作了新的界定,它指出,“物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的原材料、中間過程庫存、最終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和存儲計劃、實現和控制管理的過程。

      因此,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物流一般由對商品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構成,并對各個環節進行綜合和復合化后所形成的最優系統。對物流的管理就是如何按時、按質、按量,并且以系統最低的成本費用把所需的材料、貨物運到生產和流通領域中任何一個所需要的地方,以滿足人們對貨物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需求。

    物流的起源及發展

      如果從物體的流動來理解,物流是一種古老又平常的現象。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商品交換,就有了物流活動(如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而將物流作為一門科學,卻僅有幾十年的歷史。因此說物流是一門新學科。   

      物流作為一門科學的誕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少學者們經過長期的理論醞釀,逐漸認識到在生產活動中,過去被人們看成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的組成領域里,詳細分析起來有一種活動是沒有直接參與實際生產制造過程的,而是與工藝有關但卻另有特性,那就是物流。生產活動如果進行專業的細分,又可分成兩個組成部分,一部分是生產工藝活動,一部分是物流活動。通過對物流這一概念的起源和發展進行探索,我們可以認識到物流的發展歷程。

      1、傳統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物流的概念是隨著交易對象和環境變化而發展的,因此需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物流在英語中最初為Physical Distribution(傳統意義上的物流)。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1921年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書中提出物流是與創造需求不同的一個問題,并提到物資經過時間或空間的轉移,會產生附加價值。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時間和空間的轉移指的是銷售過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8年,英國猶尼里佛的利費哈姆勛爵成立了即時送貨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商品及時送到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用戶的手中,這一舉動被一些物流學者譽為有關物流活動的早期文獻記載。

       30年代初,在一部關于市場營銷的基礎教科書中,開始涉及物流運輸、物資儲存等業務的實物供應(Physical Supply)這一名詞,該書將市場營 銷定義為影響產品氖權轉移和產品的實物流通活動。這里,所說的所有權轉移是指商流;實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國銷售協會最早對物流進行了定義: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銷售之中的物質資料和服務,與從生產地到消費 地點流動過程中伴隨的種種活動。

      上述歷史被物流界較普遍地認為是物流的早期階段。

      日本在1964年開始使用物流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這個述語以前,日本把與商品實體有關的各項業務,統稱為流通技術。1956年日本生產本部派出 流通技術專門考察團,由早稻田大學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國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術的內容,相當于美國叫做 Physical Distribution(實物分配)的內容,從此便把流通技術按照美國的簡稱,叫做P·D,P·D這個術語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1964年,日本池田內閣中五年計劃制定小組平原談到P·D·這一術語時說,比起來,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這個術語,簡稱為物流。

      1981年,日本綜合研究所編著的《物流手冊》,對物流的表述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是創造時間性、場所性價值的經濟活動。從物流的范疇來看,包括:包裝、裝卸、保管、庫存管理、流通加工、運輸、配送等諸種活動。

      我國開始使用物流一詞始于1979年(有人認為,孫中山主張貿暢其流,可以說是我國物流思想的起源)。1979年6月,我國物資工作 者代表團赴日本參加第三屆國際物流會議,回國后在考察報告中第一次引 用和使用物流這一述語。但當時有一段小的曲折,當時商業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問題,曾有人認為物流一詞來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為建立儲運中心。其實,儲存和運輸雖是物流的主體,但物流通 更廣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漢語,物流作為實物流通的簡稱, 提法既科學合理,又確切易懂。不久仍恢復稱為物流中心。1988年臺灣也開始使用物流這一概念。 1989年4月,第八屆國際物流會議在北京召開,物流一詞的使用日益普遍。

      2、現代物流(Logistic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對軍火等進行的戰時供應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這一名詞,對軍火的運輸、補給、屯駐等進行全面管理。從此,后勤逐漸形成了單獨的學科,并不斷發展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 后勤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業部門,被人稱之為商業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義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產品分配、運輸、購買與庫存控制、儲存、用戶服務等業務活動 ,其領域統括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在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人們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狹義的物流,是與商品銷售有關的物流活動,是流通過程中的商品實體運動。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詞。

      1986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 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名為C.L.M 即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將Physical Distribution改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領域較狹窄,Logistics的概念 則較寬廣、連貫、整體。改名后的美國物流協會(C.L.M)對Logistics 所做的定義是:以適合于顧客的要求為目的,對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與其關聯的信息,從產業地點到消費地點之間的流通與保管,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對費用的相對效果′而進行計劃、執行、控制。

      3、Logistics與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區別

      Logistics與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圍,把物流活動擴大到生產領域。物流已不僅僅從產品出廠開始,而是包括從原材料采購、加工生產到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直到廢 舊物品回收等整個物理性的流通過程。這是因為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產任務,包給其他專業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這些零部件進行組裝,而這些專業性制造商可能位 于世界上勞動力比較便宜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物流不但與流通系統維持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生產系統也產生了密切的關系。這樣,將物流、商流和生產三個方面邊結在一起,就能產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來日、美的進口批發及連鎖零售業等,運用這種觀念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點是: ①其外延大于狹義的物流(即銷售物流),因為它把起點擴大到了生產領域; ②其外延小于廣義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因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 ③其外延與供應鏈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稱它為供應鏈物流。

      Logistics一詞的出現,是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前物流業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體化發展。一個國家的市場開放與發展必將要求物流的開放與發展。隨著世界商品市場的形成,從各個市場到最終市場的物流日趨全球化;信息技術的發,使信息系統得以貫穿于不同的企業之間,使物流的功能發生了質變,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時也為物流一體化創造了條件;一體化意味著需求、配送和庫存管理的一體化。所有這些已成為國際物流業發展方向。

      可以說,進入八十年代以后,傳統物流已向現代物流轉變。現代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運動,但不是物和流的簡單組合,而是經濟、政治、社會和實物運動的統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時間創造價值,彌補時間差創造價值,延長時間差創造價值。現代物流包括信息業、配送業、多式聯運業和商品交易業。現代物流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日本物流業每增長2.6%,會使國民經濟增長率1%。

      物流目前比較流行的翻譯方法為:logistics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日美欧韩一区二去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美女vip福利一区|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成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