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
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體,即是沙、石、泥、樹枝等等的非人工東西,對玩具應作廣義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賣的供人玩的東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聽的和觸摸的東西,都可以叫玩具。
玩具適合兒童,更適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開智慧天窗的工具,讓人們機智聰明。
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復蘇,玩具市場的消費需求也在逐漸恢復,根據預測,2010年全球玩具市場銷售額將達863億美元,北美和歐洲依然是世界玩具消費最大的兩個地區,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兩大玩具進口地區。而美國進口玩具的1/3,歐盟進口玩具的2/3均為中國產品,全球市場上(中國大陸除外)超過2/3的產品來自中國,中國是不折不扣的玩具制造大國。
玩具制造行業年均增速為17.41%,至2010年,行業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創造利潤41.42億元。截至2010年底,玩具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計1899家,資產總計675.83億元,從業人員達67.35萬人。
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外質量認證日益嚴格,代工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由于代工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客戶結構單一,在激烈的市場中又不能向玩具經銷商轉移上升的成本,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代工企業利潤下降導致行業整體利潤水平處于較低水平。
玩具消費除了與消費習慣和文化習俗有關外,與經濟收入也有著直接關系。經濟繁榮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玩具消費需求逐漸增加,當前中國玩具消費水平仍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玩具出口181.57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30.3%。其中,傳統普通玩具出口84.3億美元,同比上升6.4%,出口金額情況并不算差,但產品出口數量卻確實不大盡如人意,多數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由于下半年來自美國的訂單出人意料的增長,不過對2014年市場將如何運轉,不少企業家仍持不太樂觀的態度,未來玩具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的概率較大
盡管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廣東對歐美玩具出口差強人意,但第三季度廣東玩具對歐盟、美國出口呈現逐步回升態勢,分別從上半年的同比負增長41%、26%縮小到31%和14%。但對日本的出口則顯然受到釣魚島事件影響,從上半年的同比增長31%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6%。對東盟、拉丁美洲、俄羅斯的出口繼續有良好的增長,分別上升24.3%、4.5%、10%。
發展史
供人們尤其是兒童玩樂和游戲的產品。距今約5000多年的古埃及文物中已有粘土、木材、獸骨和象牙等材料制成的玩偶,兒童墓葬中有小型飲具和生活用具。距今約3000年的波斯文物中發現有下設圓輪的拖拉玩具。古希臘有用線繩起動的發聲陀螺和動物形象的玩具。古羅馬陵墓中出土了四肢活動的牙雕人像。18世紀德國紐倫堡成為歐洲玩具生產中心。玩偶采用模印工藝,體內裝置機械部件,能表演啼哭、走路等動作。還生產了音樂玩具和發條玩具等。19世紀科學技術新成就應用于玩具設計和生產,促使玩具生產的發展,出現活動畫、西洋鏡、幻燈等光學玩具。1878年美國科學家T.A.愛迪生采用留聲機制成會說話、唱歌的玩偶。19世紀90年代,美國相繼生產了電動小風扇和有軌電動小火車。中國玩具也有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500年的山東寧陽大汶口遺址發現有小型陶豬。距今約3800年的齊家文化遺物中也有陶制玩具和響鈴。風箏和球類游戲也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空竹、風車、滾環、七巧板、九連環等成為中國傳統的民間玩具,20世紀以后,玩具制造業成為重要的工業。30年代德國玩具生產和出口居世界首位。40年代美國玩具生產迅速發展,生產、消費和進口躍居世界之冠。50年代日本玩具工業崛起,出口額趕上德國。50年代末中國玩具工業形成,以北京、上海為主要產區。玩具品種達7000多種。60年代香港玩具工業興起,80年代以后臺灣玩具工業有很大的發展。
隨著內銷市場的不斷完善和規范,加上國家在政策上對玩具、動漫、游戲等“創意產業”的傾斜和大力扶持,國內的玩具產業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期,發展速度加快,行業效益提升。
2011年末,我國玩具制造工業企業達1172家,行業總資產達664.26億元,同比增長18.29%。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玩具制造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1452.77億元,同比增長18.23%;實現利潤總額達66.48億元,同比增長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