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破冰在線教育 多家產品獲得融資
2012-10-15
中華講師網
文章來源: 中國經營報
今年,移動互聯網成為資本的寵兒。在中國投資行業“募、投、退”全面衰退的大環境下,移動社交、娛樂、電子商務等領域競爭已經異常激烈。資本顯得更加謹慎。不過,他們并未減弱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關注度,而是將目光投向一些更加前沿的領域,移動在線教育進入資本的視野。在個性化、碎片化為特征的移動應用中,教育能否占有一席之地,能否做出規模?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移動教育最先開始于幼兒教育領域,后逐漸向成人教育領域拓展。2012年上半年,主打教育領域的社交互動的“粉筆網”產品還未上線就已經獲得IDG的千萬元人民幣的投資;“VIPABC”獲啟明創投1500萬美元擴展中國市場;幫助背單詞的“拓詞”獲得徐小平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資。在資本的“寒冬”中,資本表現出來的熱情充分證明了教育領域移動應用的潛力。
“碎片化時代”下的移動教育
“未來在移動式平臺上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情境式和高實時互動性將會是這個領域訴求的重點?!?
教育行業是被公認的“錢景”領域,國內權威機構的調查統計表明,全國家庭教育服務方面的消費需求每年至少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粉筆網市場總監帥科表示,教育領域創業的市場機會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育服務屬于剛性需求,是個反經濟周期行業,不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越是經濟低迷的時候,教育培訓行業反而越火爆;其次,這是個長尾市場,整個行業產值很大,有很大的區域性和拓展性。
從理論上看,巨大的用戶群與穩定支出使教育行業成為一個金礦。但在教育領域,獲得成功上市的大都是線下傳統教育巨頭,如新東方、學大教育等,純粹在線互聯網教育類公司很少在資本市場上有成就。
VIPABC集團CEO楊正大表示,以前在線教育的模式只是單純地把線下學習模式下的課表、教材搬上互聯網,對所有的學習者進行毫無差異性的單向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服務在互聯網上很容易大量復制,幾乎沒有門檻。此類型的免費服務不勝枚舉,因此,在線教育類的企業很難構建穩定的盈利模式。
移動互聯網的到來,讓資本開始對移動教育寄予希望。首先是智能化移動終端快速普及,截至2011年底,中國智能手機的保有量為1.3億部,平板電腦(PAD)的保有量為3000萬臺。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預計到2012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超過5.2億人次。
從用戶需求和行為模式角度看,職業培訓需求大增,但人們時間碎片化趨勢明顯?!拔磥碓谝苿邮狡脚_上的在線學習,利用零碎時間學習、情境式和高實時互動性將會是這個領域訴求的重點?!睏钫蟾嬖V記者。
移動教育應用給傳統培訓教育行業嶄新的發展機會。類似英孚教育這樣的培訓機構,開始將移動應用市場發展成為一條新的產品輸出渠道,延伸產業鏈條。英孚教育首席技術官EnioOhmaye博士表示:“未來學習的創新將在移動領域?!?
移動教育產品尚在摸索期
以社交平臺為基礎或以單個應用為切入點,沿學習需求鏈擴展服務的模式是主要產品路徑。
目前國內做移動教育類應用的廠商分為三類。一是原本做紙質教材、教輔產品的傳統出版社和教育內容策劃機構,比如人教社、外研社等等;二是原來在PC機上做教育培訓或兒童教育類軟件開發的企業,如VIPABC教育集團、洪恩教育,移動互聯網給它們創造了新的機會;三是一些純互聯網背景的工程師團隊,他們有技術實力,但在傳統教育內容開發方面缺乏經驗,比如創新工場投資的樂豚科技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勢單力薄的個人開發者。
從產品形態看,出現了以社交平臺為基礎的資源對接模式,或以單個應用為切入點逐一沿學習需求鏈擴展的服務的產品路徑。
以“粉筆網”為例,提供的是一個教育培訓者和學習者的線上交流平臺,推出移動客戶端,以類似微博的形式,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未來希望學生打開手機客戶端就能找到在身邊的老師?!睅浛聘嬖V記者。
實際上在教育領域,教師資源除了所在的培訓學校一直缺乏真正的市場推廣渠道,教學水平與風格僅靠口碑傳播,這就造成教師與學生信息的不對稱。粉筆網的目的就是讓老師能得到推廣,讓學生能找到自己滿意的老師。據了解,粉筆網上線后吸引了考研、考公務員、司法考試、出國考試等50多個學科的老師甚至包括新東方的一批名師。
從 PC端教育培訓的延伸來看,VIPABC移動化戰略則是將真人式互動教學延伸到移動終端。楊正大介紹,在VIPABC在移動式平臺上e-Learning的產品策略之一是向碎片式學習的方向發展,并與PC平臺上預約式、長時段的課程做區隔并相輔相成。
傳統的PC學習行為的各個階段,包括“預習”“學習”“練習”“復習”等,都有相對應的移動應用程序。每堂10分鐘隨選即上的短時段課程、個人化且情境式的教材內容推薦,體現了“碎片式學習”的機動性。
除此之外,單一應用的開發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個人開發者和創業者加入,“云詞”“拓詞”“百詞斬”,以及“深練英語”都從英文單詞學習上入手成為用戶的輔助學習工具。
盈利難題
在國內市場,用戶并沒有形成成熟的應用下載付費習慣。因此,在AppStore上做教育內容開發不掙錢。
雖然“移動互聯網生態”是未來趨勢,但并未成型,這為當下教育應用產品的開發設置了很多障礙和不確定因素。
楊正大認為,目前看,移動應用的功能都只是在填補主流教育空缺,用戶這種移動平臺通常做到的是看課,而不是聽課。而從基礎設施上看,要實現在線移動學習還需要無線帶寬、及時互動技術上的完善。
教育類應用盡管在AppStore上獲得了大量用戶,真正愿意付費的用戶卻并不多。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用戶并沒有形成成熟的應用下載付費習慣。因此,在AppStore上做教育內容開發不掙錢,這是困擾所有開發者的問題。
規?;彩且粋€挑戰,這類應用雖然用戶有需求,但是教育應用面對的是跟線下傳統教育搶用戶,跟線上諸多娛樂應用搶時間的雙重挑戰。創新意識低,一旦有一個熱門應用上線,立刻會有一大批后來者進行模仿,行業初現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同質化導致難以規?;?,教育應用的生命周期非常短。
創新工場投資經理曹飛直言,目前移動教育所面臨的仍然是模式不清晰問題。找不到能形成規模的模式,就不能賺錢。而爆發力強、高成長性才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另一個在移動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是團隊均衡,背景配比。在教育領域創業,團隊既要有移動互聯網的人也要有具備教育資源的人,有教育資源的人還需要是很好的產品經理或研發人員,這實際上是個很高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