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著/陳益峰
1.8、洛書
1、洛書起源
洛書古稱龜書,是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在古代傳說中有神龜出于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見圖。洛書與河圖不同最早只有八個由三條虛實相間的直線組成的圖形,分別代表乾、坤、坎、離、兌、巽、艮和震八卦,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后來又有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文王還據此演繹出八八六十四卦。兩種八卦的各八卦方位不同。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為《周易》來源。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范》。《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2、洛書內容
洛書也稱為龜書。關于洛書有兩個口訣:
其一為洛書方位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十居中。即,龜頭為九,居上,亦為南,亦為火;龜尾為一,居下,亦為北,亦為水等。
洛書數即為九宮數,亦為后天八卦數,或稱文王八卦數。這就是第二個口訣: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十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九宮中,包括中宮共九個方位,請初學者對照洛書圖辨晰。
1.9、羅盤
羅盤也叫羅經,是風水操作中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用來判定方位。羅盤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歷史,大體來說是一個由簡入繁的過程。
1、羅盤的發明
在指南針發明以前,古人主要依靠觀測天星來辨別方位。后來我們的祖先發明了指南車和日圭,用來分辨地平面方位。日圭其實就是最早的羅盤,它將地平面平均分為12個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方位。
漢代產生的地盤為方形,雖然沒有磁針,不能測堂方向,但它巳經刻有24個方位,并且分層立位,對風水羅盤有著直接的影響。
到了宋代,地盤由方形變為圓形,方位則沿襲地盤的二十四位制。隨著加工業的發展,指南針的磁針由原來的匙形轉變為針形,并從水浮磁針轉變為使用頂針,使指南針的測量精度發生了質的變化,方位表示也越來越精細化,羅盤粗具規模,真正意義上的羅盤產生了。
2、羅盤的構造
一般來說,羅盤由三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叫天池
也叫海底,也就是指南針。羅盤的天池由頂針、磁針、海底線、圓柱形外盒、玻璃蓋組成,固定在內盤中央。指南針有箭頭的一端所指的方位就是南方,相反方向即為北。海底就是天池的底面,上面繪有一條紅線,稱為海底線,在北端兩側有個紅點,使用時要讓磁針的指北端與海底線重合。
第二部分是內盤
就是緊鄰指南針外面的可以轉動的圓盤。內盤上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形成很多個圈,一圈就叫一層。各層又劃分為不同的等份,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最多的達到384格。每個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這些字符就是各派風水術的主要內容或理論,因此內盤便是羅盤的主要構成部分,羅盤則可以被稱為中國術數的大百科全書。羅盤種類繁多,不同的羅盤層數并不相同,有的多達五十多層,而最少的只有五層。
第三部分是外盤
通常為正方形,是內盤的托盤。外盤四邊的外側中點上各有一個小孔,穿人紅線成為天心十道,用于讀取內盤盤面上的內容。天心十道要求互相垂直,所以為了測量準確,剛買的新羅盤在使用前都要對外盤先進行校準。
由羅盤的構造看出,羅盤實際上就是利用指南針定位原理來測量地平方位,在風水上用于勘測風水和確定建筑物的坐向。
第二章、金鎖玉關
金鎖玉關,淺顯的解釋為:此書要用玉匣存之,金鎖固之,世人對我們的稱呼是南方先生。
2.1、金鎖玉關風水歷史傳承
《金鎖玉關》風水在過去沒有書本出版,只經過歷代傳人的口授、抄錄、實踐、充實、積累的秘訣。只有口傳心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準確度相對較高。《金鎖玉關經文》是祁鴻飛(1893——1976年)寫,《二十四山經文》又叫《九砂九水》是李相生所著。
1、祁鴻飛弟子
祁鴻飛先生出外為人相宅相地,常在江蘇淮安市馬甸鄉一姓雍的家里食宿,三三年之后,將平生所學傳給雍家的兒子雍錦幫,雍錦幫后來傳給兒子雍孟生,雍孟生死后無弟子,此支失傳。
祁鴻飛后又傳給陳海如,陳先生在公社化年代,曾擔任生產大隊長,事務繁忙,無暇學習此術,也就沒有操業相地相宅,后傳給自己的兒子陳厚國和女婿楊晤。
祁鴻飛先生又收關門弟子陳相,后陳相長期在揚州從事風水實踐活動。陳相傳弟子有陳益峰、劉東亮、張樹淮、陳炳林、成汝善、劉萬山、蘇證鏵、張樹淮等。
其他經過再傳和自悟的金鎖玉關風水家有:宋國元、閆峰瑀、呂文藝、羅林洪、王夕強(山東)、曹武林、張煒偉、景根澤、邵偉華、秦陽明、劉恒、王夕強、鐘義明、馮化成、馬化成、林樂春、李振國等。
2、金鎖玉關面世
“金鎖玉關”之經文流入社會,始于1997年,由江蘇淮安的張樹淮首先公開,引起轟動。1999年江蘇淮安的成汝善開始出山面授金鎖玉關風水,從此金鎖玉關開始轟動風水界。“金鎖玉關”風水門派當今如此興盛,張、成二人功不可沒。
3、祁鴻飛故事
金鎖玉關理論師承傳到近代,傳到民間隱土江蘇淮安市洶洪縣順河祁湖村祁鴻飛先生之手。祁鴻飛先生是晚清秀才,精通“金鎖玉關”和奇門遁甲術,他的風水學說出自山東的佟老爺子。祁鴻飛先生的傳說很神,摘錄如下,不足為信。
據說祁鴻飛先生有一愛女,去鄰村玩耍,幾日不歸。
老先生用奇門一推,知道在某村,被他人收著,就去此村尋找。到某村后,又用奇門外應,而推斷出此村將要發生“命案”之事,而告當村正在稻啟田的村民說:“你們今年的稻子收不成了。有村民間:“此是為何”?老先生說:
“你村將有一新婚的少婦,要投河自盡,你們為幫其辦喪事,那有時間去收獲稻谷呢?村民乞告解救辦法。祁鴻飛先生說:“等我女找回來時,再幫解救”。村民立即飛奔回村,找回老先生的愛女,送至現場,老先生見女平安無恙大喜,就附某一村民的耳旁,日幾月幾日見時,在某地如何如何…..
果然不出所料,到了預見的那日,該村有一新婚的村婦,因幾句玩笑話,被丈夫辱罵幾句,一時想不通,就奔向附近的京杭大運河想盡,恰逢在此值班等候多時的村漢攔阻而自盡未成,村里也就順利地收完稻谷。
4、李相生故事
在江蘇淮安市附近農村,還有另一名風水高手名叫李相生,相宅、相地也稱一絕,自我總結出一套“二十四山砂水吉兇”秘藏于室,秘不外傳,當地有句俗語“請到李相生,家產半邊分”,李相生為人看風水,將羅盤支好后,就在一旁抽煙,不吭聲,見主人將一擔擔稻谷挑到自家、收條過目后,再轉動羅盤,排分吉兇禍福。
為什么李相生當時看風水,收價如此之高,其原因有二:
一是李相生看風水極準,要官有官,要財得財,客戶信徒者眾多,似乎皇帝女兒不愁嫁。
二是李相生有妻妾五人,自己本身又拍大煙,平時開銷甚大,收費不高,難以維持。李相生當時在淮安地區名氣之大,似有蓋過祁先生之勢。然“智者千慮,難免一失”,李相生先生的同行老友杭某,為人看風水時失手,遇到了重喪,主人家逝者安葬之后又死一子。連李相生也無計可施,就去請教祁先生,李相生將自己珍藏《二十四山向吉兇》秘本,作為見面禮,并拜祁先生為師,此時祁鴻飛先生才出手相救。
從此以后,祁鴻飛先生的金鎖玉關的理論又將李相生的《二十四山向砂水吉兇》補充了進去,并作為一個完整的“金鎖玉關”理論體系而師傳下來。
李相生拜了祁老先生為師后,風水水平又提高了一個檔次。可惜解放后因一個小妾之因受土匪誣陷,死于非命,李相生沒有弟子,其本人完整的風水學說基本失傳。
作者:陳益峰(風水五行學傳人),辛卯(2011)年七月初九北京。